词语站>汉语词典>鸡台的分词解释
tái

鸡台

鸡台读音为 jī tái。意思是:台名。在扬州。相传隋炀帝常游于此。

繁体雞臺

拼音jī tái

注音ㄐㄧ ㄊㄞˊ

词语分解

鸡台jī tái
词语解释
台名。在扬州。相传隋炀帝常游于此。
分词解释
相传:
1.递相传授。
2.长期以来互相传说。
于此:
1.在此。
2.如此。
3.至此;至今。
隋炀帝:
隋炀帝(569-618)即“杨广”。隋朝皇帝。初封晋王。公元600年,以阴谋取代兄杨勇为太子。604年杀父(文帝)即位。征发几百万民工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开辟驰道。又三次发动对高丽的战争。繁重的徭役和兵役激起各地农民大起义,致使隋朝统治土崩瓦解。后在江都(今江苏扬州)被禁军将领缢死。

● 鸡(鷄)jī ㄐㄧˉ
家禽,品种很多,翅膀短,不能高飞;雄性啼能报晓,雌性生的蛋是好食品:公鸡。母鸡。鸡雏。
● 台(臺,檯颱)tái ㄊㄞˊ
高平的建筑物:亭台楼阁。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台。窗台。灯台。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台鉴。台甫。
量词:一台戏。
台湾省的简称:台胞。台币。
桌子、案子:写字台。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
姓。
● 台tāi ㄊㄞˉ
〔天台〕a.山名,在中国浙江省;b.地名,在中国浙江省。
broadcasting stationdaisdeskplatformstagesup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