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百步穿杨”。清 陈康琪《郎潜纪闻》卷六:“他人竭蹶喘汗不能者汝则沛然有余,譬之于射,汝穿杨百中矣。”
《孟子.离娄下》载:齐大夫公行子子死,右师王驩往吊。在场诸大夫皆与驩应酬,独孟子不与之言。右师不悦,说:“诸君子皆与驩言,孟子独不与驩言,是简驩也。”孟子知之,因曰:“礼,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不逾阶而
参见:林回弃璧
源见“魏车委照”。指能照亮车乘的宝珠。明陈子龙《熊水部伯甘与予同讨山寇》诗:“齐威绌乘珠,昭奚贱和璧。”
详见“鹿死不择音”条。【词语择音】 汉语大词典:择音
见“声东击西”。明·余继登《典故纪闻》:“若彼~,而我军出大同,未免顾彼失此。”
同“悬棒”。唐李商隐《有感》诗之一:“苍黄五色棒,掩遏一阳生。”宋梅尧臣《送馀干李少府》诗:“休将五色棒,欲取洛阳名。”【词语五色棒】 汉语大词典:五色棒
卢充,范阳人,年二十,于宅西猎戏,逐獐时入崔少府墓,与崔氏女成婚。有孕。别后四年,卢充临水戏,见崔氏女抱三岁小儿前来。崔氏女将三岁小儿以及诗赠、墓葬品金碗送予卢充,崔氏女遂不见。卢充于街市卖金碗,崔氏
源见“黄金台”。招揽贤才的典故。元揭祐民《兴胜寺歌》:“燕昭筑宫辟贤路,声名未终身漫故。”
指人的声名、地位比过去大大提高。唐代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后亦作“声价百倍”。主谓 声誉和地位大大提高。语本《战国策·燕策二》:“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