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下笔不能自休

下笔不能自休

休:息,停止。 一动笔就停止不住。 原谓文章写得冗长而不佳。 后也形容文思畅达。语出二国.魏文帝《典论.论文》:“傅毅之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旧唐书.文苑传.李商隐》:“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


【词语下笔不能自休】  成语:下笔不能自休

猜你喜欢

  • 啸阮

    《世说新语.栖逸》:“阮步兵啸,闻数百步。苏门山中,忽有真人,樵伐者咸共传说。阮籍往观,见其人拥膝岩侧。……籍因对之长啸。良久,乃笑曰:‘可更作。’籍复啸。”三国魏文士阮籍善啸,啸声可传数百步,他曾到

  • 埋剑识气

    源见“丰城剑气”。比喻慧眼能识埋没草野的人才。唐孟郊《赠李观》诗:“埋剑谁识气,匣弦日生尘。”

  • 金张世禄

    源见“金张许史”。借指勋臣世代享受俸禄。唐白居易《涧底松》诗:“金 张世禄原宪贫,牛衣寡贱貂蝉贵。”

  • 市虎

    源见“三人成虎”。谓流言惑众,以假乱真。汉王充《论衡.累害》:“夫如是市虎之讹,投杼之误不足怪,则玉变为石、珠化为砾不足诡也。”宋陆游《丁未除夕前二日休假感怀》诗:“怨谤相乘真市虎,技能已尽似黔驴。”

  • 蔡泽问相

    指蔡泽请唐举观看他的面貌体态,以推论他的将来怎样?后以此典比喻人尚未显达,但志向远大;或借指相面算命。蔡泽,战国时燕国(都蓟,今北京城西南)人,他曾以自己所学游说各诸侯国君主,谋求官职,但得不到赏识。

  • 明镜高悬

    源见“秦庭朗镜”。称官吏执法严明,办事光明无私。元关汉卿《望江亭》四折:“今日个幸对清官,明镜高悬。”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伊答曰:‘干王明镜高悬,真伪立见。’”亦比喻目光敏锐,识见高明,洞察

  • 无所不至

    没有达不到的地方。 指没有什么事干不出来(多指坏事)。语出《论语.阳货》:“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唐.沈既济《任氏传》:“每相狎暱,无所不至。”《金史.逆臣传.徒单贞》:“汝若不制汝心,将无所不至

  • 嵇氏幼男

    《文卷》卷四十三,三国魏.嵇叔夜(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吾新失母兄之欢,意常凄切。女年十三,男年八岁,未及成人,况复多病,顾此恨恨,如何可言。”三国魏高士嵇康在拒绝山涛推荐他出仕的信中,谈到了子女

  • 半空鸾凤

    源见“苏门长啸”。形容长啸之声。宋陆游《次韵范参政书怀》之十:“剩欲书怀答清啸,半空鸾凤愧孙登。”

  •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为,替。渊,深渊。丛,丛林。比喻由于为政不善,结果使自己的百姓投向别人。孟子认为,桀、纣两个暴君所以丧失天下,是因为失去了老百姓的拥护;而失去老百姓的拥护的原因,又是由于失去了民心。要得到天下方法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