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以人废言

不以人废言

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深明大义行为端正的人,不因为有的人能言善辩,话讲得好,就认为他有才能而去举用他;也不因为有的人品行不好而对他讲的有道理的话也一概否定,加以抹煞。

会讲话的人不等于一定有才德,恶人有时候也可能说句正确的话。正确的态度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什么问题归什么问题,办事情一定要实事求是。

文选》卷三七曹植《求自试表》:“圣主不以人废言,伏惟陛下少垂神听,臣则幸矣。”


偏正 不因为这个人地位低下,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语出《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清·黄子云《野鸿诗的》90:“越公(隋越国公杨素)《赠薛播州》数篇,高迥雅逸,纤靡归尽,大业之朝,足称首杰。观者~可也。”△多用于对人态度方面。


【词语不以人废言】  成语:不以人废言汉语词典:不以人废言

猜你喜欢

  • 桓伊三弄

    《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显贵,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

  • 攀鼎湖髯

    源见“乘龙出鼎湖”。指追随黄帝仙去的场景。清赵翼《范莪亭孝廉得二扇面一为倪元璐画石一为张煌言自书江上闻笛诗合装成卷索题敬书于后》诗:“一攀鼎湖髯,一衔精卫石。”

  • 悬貆素飡

    源见“尸位素餐”。喻无功受禄。汉 焦赣《易林.复之屯》:“悬貆素飡,食非其任。”

  • 商陵怨别

    源见“别鹤操”。指夫妻被迫离异悲苦之情。唐元稹《酬乐天江楼夜吟稹诗因成三十韵》:“阮籍惊长啸,商陵怨别弦。”

  • 征南库

    同“当阳武库”。清王夫之《为晋宁诸子说春秋》诗之一:“腹借征南库,灯邀汉寿光。”

  • 鹏鹍

    同“鲲鹏”。南朝 齐顾欢《临终诗》:“鹏鹍适大海,蜩鸠之桑柘。”【词语鹏鹍】   汉语大词典:鹏鹍

  • 银黄

    《汉书.杨朴传》:“怀银黄,垂三组,夸乡里。”颜师古注:“银,银印也;黄,金印也。”又《文选.刘孝标〈广绝交书〉》:“海内髦杰,早绾银黄。”李周翰注:“银黄,谓银印黄绶。”后以“银黄”泛指高官显爵。元

  • 点睛之笔

    指文章或绘画的传神绝妙之处。《晋书.顾恺之传》记载,恺之每画完一人像,几年都不点上眼睛。有人问为什么,他说:“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偏正 使文章传神、警辟升华之语。语本《晋书·顾恺之传》:“恺之每画

  • 御风客

    同“御风列”。唐储嗣宗《送道士》诗:“泠然御风客,与道自浮沉。”

  • 若敖

    同“若敖鬼”。《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四》:“然则李毅一方宗祖,将无若敖之恫乎?”【词语若敖】   汉语大词典:若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