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道前恩
《汉书.丙吉传》:“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为人深厚,不伐善。自曾孙遭遇,吉绝口不道前恩。故朝廷莫能明其功也。”
汉.丙吉原先在京师任监狱官时,曾出力保护宣帝,后又建议大将军霍光迎武帝曾孙病已(宣帝)为皇帝。但他绝不提此事,直到宣帝查问宫婢,有功于立皇帝事,方知前后均系丙吉所为,而丙吉仍不说。故后以“不道前恩”喻谦虚不求报恩之典。
宋.苏轼《苏轼诗集》卷三十《次前韵送程六表弟》:“归来闭口不论功,却走渡江谁复惜。”
《汉书.丙吉传》:“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为人深厚,不伐善。自曾孙遭遇,吉绝口不道前恩。故朝廷莫能明其功也。”
汉.丙吉原先在京师任监狱官时,曾出力保护宣帝,后又建议大将军霍光迎武帝曾孙病已(宣帝)为皇帝。但他绝不提此事,直到宣帝查问宫婢,有功于立皇帝事,方知前后均系丙吉所为,而丙吉仍不说。故后以“不道前恩”喻谦虚不求报恩之典。
宋.苏轼《苏轼诗集》卷三十《次前韵送程六表弟》:“归来闭口不论功,却走渡江谁复惜。”
同“吐哺握发”。南朝 梁刘孝绰《司空安成王碑》:“德大心小,居高志卑,再握不倦,三吐忘疲。”
唐.李贺《雁门太守行》诗:“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此诗原谓战事危急犹如乌云笼罩,似乎要把城头压坍。后常用为形容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的典故。刘白羽《悼念郭沫若同志》:“在那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关头
《魏书.李谧传》:“每曰:‘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遂绝迹下帏,杜门却扫,弃产营书,手自删削,卷无重复者四千有余矣。”后以“坐拥百城”称扬藏书之富,嗜书之深。清顾炎武《与熊耐荼书》:“茂林间馆,
同“赤县神州”。南朝 梁沈约《答陶华阳》:“故邹子以为赤县,于宇内止是九州中之一耳。”明陈子龙《芦沟新城》诗:“赤县山河壮,青郊版筑新。”【词语赤县】 汉语大词典:赤县
厮舆:旧指下等服役之人。白徒:白衣之徒,旧指平民百姓。《吕氏春秋.决胜》:“虽厮舆白徒,方数百里皆来会战。”
《汉书.灌夫传》:“蚡已罢朝,出止车门,召御史大夫安国载,怒曰:‘与长孺共一秃翁,何为首鼠两端?’”服虔曰:‘秃翁,言(窦)婴无官位版授也。首鼠,一前一郤也。’张晏曰:‘婴年老,又嗜酒,头秃,言当共治
源见“不因人热”。指仰仗别人的权势。清尤侗《别长安》诗之一:“一官未许因人热,十口翻成为仕贫。”【词语因人热】 汉语大词典:因人热
同“袁安高卧”。唐皇甫曾《酬郑侍御秋夜见寄》诗:“袁公方卧雪,尺素及柴荆。”
同“郢中曲”。清孙枝蔚《曾庭闻同客延令别予先归凄然有赠》诗之五:“且和《巴人》调,休高郢客词。论文遭侧目,飘泊竟何为?”【词语郢客词】 汉语大词典:郢客词
同“严子垂纶”。唐罗邺《题沧浪峡》诗:“可怜严子持竿处,云水终年锁绿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