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话头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之二甲编《了翁孙女》:“陈了翁日与家人会食,男女各为一席,食已,必举一话头,令家人答。一日问曰:‘并坐不横肱,何也?’其孙女方七岁,答曰:‘恐妨同坐者。’”
陈了翁在全家聚餐之后,必提出一个问题请家人回答。后因用为提出事由之典。
宋.陆游《剑南诗稿校注》卷十七《送绰姪住菴吴兴山中》诗之二:“目光犹射车牛背,不用殷勤举话头。”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之二甲编《了翁孙女》:“陈了翁日与家人会食,男女各为一席,食已,必举一话头,令家人答。一日问曰:‘并坐不横肱,何也?’其孙女方七岁,答曰:‘恐妨同坐者。’”
陈了翁在全家聚餐之后,必提出一个问题请家人回答。后因用为提出事由之典。
宋.陆游《剑南诗稿校注》卷十七《送绰姪住菴吴兴山中》诗之二:“目光犹射车牛背,不用殷勤举话头。”
源见“庾信愁”。用指忧念家国之心。明 邢雉山《宴赏.燕山重九》套曲:“只恐怕老侵潘髩,愁入庾肠,枉自惭衰朽。”【词语庾肠】 汉语大词典:庾肠
源见“玉石俱焚”。喻兵火战乱。《聊斋志异.野狗》:“于七之乱,杀人如麻,乡民李化龙自山中窜归,值大兵宵进。恐惧炎昆之祸,急无所匿,僵卧于死人之丛,诈作尸。”【词语炎昆】 汉语大词典:炎昆
源见“闻筝堕泪”。表示赞赏或感激。宋苏轼《次韵和刘贡父登黄鹤楼见寄并寄子由》之二:“不矜持汉节,犹喜揽桓须。”又《浣溪沙》词:“荐士已闻飞鹗表,报恩应不用蛇珠。醉中还许揽桓须。”【词语揽桓须】 汉
源见“千金市骨”。喻以重金招揽天下贤才。清 丘逢甲《次韵答藕华》:“天马何曾西极来?千金市骏枉燕台。”
同“倚玉蒹葭”。清袁于令《西楼记.缄误》:“遂以百年相订,愿做倚树蒹葭。”
同“枥骥”。北周庾信《周大将军怀德公吴明彻墓志铭》:“归平津之馆,时闻枥马之嘶;舍广成之传,裁见诸侯之客。”明刘基《北上感怀》诗:“倦鸟思一枝,枥马志千里。”【词语枥马】 汉语大词典:枥马
同“荆布之妇”。唐许浑《酬殷尧藩》诗:“竹马儿虽小,荆钗妇惯贫。”
同“秦关百二”。清曹贞吉《满庭芳.和人潼关》词:“太华垂旒,黄河喷雪,咸秦百二重城。”
源见“华胥梦”。谓进入平安理想境地。宋王庭珪《初至行在》诗:“老随丹诏身犹健,梦入华胥眼尚生。”也指进入甜美的梦境。宋刘克庄《晚意》诗:“梦入华胥国土来,咍㘆不省夜何其。”
自然生育万物,只有人最宝贵。语出《列子.天瑞》:“天生万物,惟人为贵。而吾得为人,是一乐也。”《孔子家语.六本》引同。《后汉书.循吏传.童恢》:“民尝为虎所害,乃设槛捕之,生获二虎。恢闻而出咒虎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