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五行俱下

五行俱下

孔融《汝颍优劣论》:“汝南 应世叔(应奉字世叔),读书五行俱下。”《南史.宋孝武帝》:“少机颖,神明爽发,读书七行俱下,才藻甚美。”《梁书.简文帝纪》:“〔太宗〕读书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经目必记。”又《昭明太子统传》:“太子美姿貌,善举止,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后遂以形容读书速度极快。多称赞人资质高,十分聪明。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王性之读书真能五行俱下,往往他人才三四行,性之已尽一纸。”


【典源】《三国志·魏书·应玚传》 裴松之注引华峤《后汉书》曰:“ (应)玚祖奉,字世叔。才敏善讽诵,故世称‘应世叔读书,五行俱下’。”《后汉书·应奉列传》:“ (应) 奉少聪明,自为童儿及长,凡所经履,莫不睹记。读书五行并下。”

【今译】 后汉应奉字世叔,自幼聪颖,才思敏捷,凡是亲身经历之事,皆默记不忘,读书奇快,能五行并看。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读书敏捷神速。

【典形】 目五行、五行、应奉五行。

【示例】

〔目五行〕 明·高启 《读书》:“欲究千年事,惭无目五行。”

〔五行〕 唐·杨炯《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七步立成,五行不辍。”

〔应奉五行〕 北周·庾信《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养由百发,落雁吟猿; 应奉五行,绨缃缥帙。”


【词语五行俱下】  成语:五行俱下汉语词典:五行俱下

猜你喜欢

  • 涸鲋

    同“涸辙之鲋”。北周庾信《拟咏怀》之一:“涸鲋常思水,惊飞每失林。”【词语涸鲋】   汉语大词典:涸鲋

  • 抱冰握火

    参见:抱冰

  • 宋襄之仁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己。”弗听。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

  • 走兔投巾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对俗》:“余数见人以方术求水于夕月,阳燧引火于朝日,隐形以沦于无象,易貌以成于异物,结巾投地而兔走,针缀丹带而蛇行……皆如说焉。”晋.葛洪在《抱朴子》中曾谈到他看见的一些怪异现

  • 倒屣迎

    同“倒屣迎宾”。唐王维《春过贺遂员外药园》诗:“画畏开厨走,来蒙倒屣迎。”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唐进士曹唐,《游仙诗》才情缥缈。岳阳李远员外,每吟其诗而思其人。一日,曹往谒之,李倒屣而迎。”

  • 宋玉怨秋

    同“宋玉悲秋”。明陈所闻《闺思》曲之一:“销魂莺燕偏托逗,不知宋玉缘何独怨秋。”

  • 病树前头万木春

    见〔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人至察则无徒

    喻人过于苛察,则不能容人。《汉书.东方朔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 猿鹤

    源见“北山移文”。借指隐逸之士。清方文《饮从兄搢公民部》诗:“猿鹤岂无干禄意,江关只恐厌人稠。”同“猿鹤沙虫”。清孙致弥《同晙思大年访华天御先生》诗:“沧桑廿载衣冠在,猿鹤三军事业非。”亦指君子。北周

  • 桂客

    同“桂枝郎”。唐王勃《乾元殿颂》之十一:“桂客攀荣,松宾改律。”【词语桂客】   汉语大词典:桂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