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众口成虎

众口成虎

源见“三人成虎”。比喻谣言多次传来,就会使人信以为真。宋陈师道《送杨侍禁兼寄颜黄二公二首》之一:“相逢今已晚,同府尚经年。众口不成虎,诸公更荐贤。”


猜你喜欢

  • 钉女心痛

    《晋书.文苑列传.顾恺之》:“尤善丹青,图写特妙……尝悦一邻女,挑之弗从,乃图其形於壁,以棘针钉其心,女遂患心痛。……”据说晋.顾恺之画为一绝,谢安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尝画邻女形於壁,以针钉其心,

  • 额手庆

    同“额手称庆”。清沈起凤《谐铎.虎痴》:“母女方额手庆,忽一虎曳尾而来,径登堂上。”【词语额手庆】   汉语大词典:额手庆

  • 骏马换倾城

    同“骏马换小妾”。宋苏轼《次韵许仲元送成都高士敦钤辖》:“坐看飞鸿迎使节,归来骏马换倾城。”【词语骏马换倾城】   汉语大词典:骏马换倾城

  • 凫舄

    源见“王乔凫舄”。指仙履。南朝 梁沈约《善绾碑》:“霓裳不反,凫舄忘归。”亦用指县令行踪。唐骆宾王《饯郑安阳入蜀》诗:“惟有双凫舄,飞去复飞来。”【词语凫舄】   汉语大词典:凫舄

  • 萧规

    源见“萧规曹随”。指前人制定的规章制度。元 赵孟?《送史总管廉访江东》诗:“可能召父专前代,更有萧规俾后人。”

  • 腰如磬

    《礼记.曲礼下》:“立则磬折垂佩。”孔颖达疏:“臣则身宜偻折如磬之背,故云磬折也。”后因以“腰如磬”形容屈身事人。唐刘禹锡《学阮公体三首》之三:“不学腰如磬,徒使甑生尘。”

  • 荆棘铜驼

    《晋书.索靖传》:“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按,汉铸铜驼两座,置洛阳宫门外。后以“荆棘铜驼”慨叹山河残破,世乱荒凉。宋陆游《醉题》诗:“只愁又踏河关路,

  • 圆寂

    梵文“涅槃”的意义,佛教所宣扬的最高境界,即“圆满”(具备)一切“清静功德”,寂(熄)灭一切烦恼。后来又称佛或僧人的死为“圆寂”。唐代释义净《大宝积经》:“我求圆寂,而除欲染。”僧人之死谓之 “圆寂”

  • 织帘居士

    《南齐书.沈驎士传》载:驎士少好学,家贫,织帘诵书,口手不息,隐居不仕,不与人物通。后因称沈驎士为“织帘居士”,借以泛指贫士。清吴伟业《芦笔》诗:“采箬编蒲课笔耕,织帘居士擅书名。”【词语织帘居士】

  • 王母留桃核

    《汉武故事》:“因出桃七枚,母自啖二枚,与帝五枚,帝留核箸前。王母问曰:‘用此何为?’上曰:‘此桃美,欲种之。’”汉武帝食王母仙桃而留核欲种,因为仙桃味美。后以“王母桃”为鲜美之桃的赞称。唐.刘禹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