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杂下十八》:“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后用“千虑一失”指聪明人即使反复考虑,也难免会有失误。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五:“著书之家,千虑一失,往往有之。”见“智者千
源见“阿堵物”。表示处世清高。唐施肩吾《戏咏榆荚》诗:“风吹榆钱落如雨,绕林绕屋来不住。知尔不堪还酒家,漫教夷甫无行处。”
从前仙人已乘黄鹤飞去,现在这里只剩一座黄鹤楼。 比喻事物内部已发生重大变化,而外部还保留一副空架子。语出唐.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鲁迅《花边文学.“京派”与“海派”》:
同“起谢安”。宋韩驹《某顷知黄州墨卿为州司录今八年矣邂逅临州送别》诗之二:“今年起安石,不用哭包胥。”
《晋书.阮籍传》:“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乃登之啸也。”后以“苏门长啸”为啸傲山林,表示高士情趣的典故。唐白居易《秋
源见“执柯”。谓作媒说亲。《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奴家愿为作伐,成其配偶。”【词语作伐】 汉语大词典:作伐
把物品层层裹藏。语出《艺文类聚》卷六引《阚子》:“宋之愚人得燕石于梧台之东,归而藏之,以为宝。周客闻而观焉。主人斋七日,端冕玄服以发宝,革匮十重,缇巾十袭。客见之,掩口而笑曰:‘此特燕石也,其与瓦甓不
同“才尽江淹”。文通,江淹字。明文徵明《题仇实父碧梧翠竹园》诗:“年来无梦入京华,才尽文通敢漫夸!”【词语才尽文通】 汉语大词典:才尽文通
求封赏的意思。先茅:县名,晋襄公封赏胥臣的地方。《文选.陆机.演连珠》:“禽息碎首,岂要先茅之田。”李善注引《左传》曰:“襄公以再命,命先茅之县,赏胥臣曰:‘举却缺,子之功也。’”胥臣:旧时在官府中办
源见“虢灭虞亡”。谓攻击甲国时先稳住乙国,等灭掉甲国后又消灭掉乙国的谋略。《三国演义》一一五回:“今先定西蜀,乘顺流之势,水陆并进,并吞东吴,此‘灭虢取虞’之道也。”并列 一种谋略,攻击甲国时先稳住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