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春秋.勾践归吴外传》:“越王念复吴仇非一日也,……愁心苦志,悬胆于户,出入尝之,不绝于口。”春秋时,吴越两国不断相互攻伐。公元前四九四年,吴攻破越国,勾践被俘称臣。后被放归国,他为报吴仇,激励意
亦作“蔡伦造纸”。详“蔡侯纸”条。
汉.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中郁结之轮菌,根扶疏以分离……其根半死半生。”龙门之桐,高及百尺,而其根半死半生,后以此为丧偶的典故。宋.贺铸《鹧鸪天》词:“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源见“方朔偷桃”。为咏桃的典故。唐蒋防《玄都楼桃》诗:“红软满枝须作意,莫教方朔施偷将。”
同“苏秦六印”。唐白居易《初除官蒙裴常侍赠鹘衔瑞草绯袍鱼袋因谢惠贶兼抒离情》诗:“惠深范叔绨袍赠,荣过苏秦佩印归。”
地方的土特产。《书.旅獒》:“无有远迩,毕献方物。”《汉书.五行志下之上》:“使各以方物来贡。”【词语方物】 汉语大词典:方物
源见“嵇侍中血”。指忠臣卫君殉国的壮烈行为。明高启《永嘉行》:“帝衣溅血忠臣死,五部初兴屠各子。”【典源】《晋书·嵇绍传》:“ (嵇) 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散
且:尚。 连死尚且不逃避。 形容无所畏惧。语出《史记.项羽本纪》:“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元.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五:“事若合理,自是遵行,若不合理,死且不避,况断手乎?’”【
源见“龙伯钓鳌”。又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狂谲》:“王严光颇有文才而性卓诡,既无所达,自称‘钓鳌客’,巡历郡县,求麻铁之资,云造钓具。”后蜀何光远《鉴诫录.钓巨鳌》:“会昌四年,李相公 绅节镇淮南日……
甲:铠甲。兵:兵器。走:小跑。 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 形容战败溃逃的样子。语出《孟子.梁惠王上》:“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明.陆容《菽园杂记.谑对》:“公戏之曰:‘披衣靸履而行,给事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