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窦宪传》:“窦宪、耿秉与北单于战于嵇落山,大破之。虏众奔溃,单于遁走。……宪、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馀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燕然山即今蒙古赛音诺颜部境内的杭爱山,古代战争中获
源见“丰城剑气”。指雷焕子雷华过延平津时,所佩龙泉剑堕入水中。唐王维《贺古乐器表》:“龙跃平津,实为宝剑;凫飞叶县,空馀素履。”
源见“伐毛洗髓”。削去旧的毛发,换去旧的骨髓。比喻彻底改变原来的面貌。明梅鼎祚《昆仑奴》四折:“你此去伐毛换髓,变性逃形,我何处会得你着?”并列 削去原来的毛发,换掉原来的骨髓。比喻彻底改变旧的面貌。
把羽毛集合成翅膀,鸟就可以使它的身体飞翔起来,借以说微细的力量只要能聚集起来,也就很可观了。《汉书.景十三王传》:“丛轻折轴,羽翮飞肉。”主谓 翮,鸟羽的茎状部分,引申为鸟的翅膀。羽毛虽轻,集许多羽毛
源见“歌骊驹”。谓驾驭车马离开。三国 魏曹植《酒赋》:“或叹骊驹既驾,或称朝露未晞。”
元末明初诗人高启,家住在吴中北郭,与隐士王行是邻居。后来,徐贲、高逊志、唐肃、宋克、余尧臣、张羽、吕敏、陈则等8人也搬到他们附近来住。10个人彼此交厚,并有文名,时称“北郭十友”,又称“十才子”。【出
源见“斗酒只鸡”。指对亡友祭奠。唐唐彦谦《过浩然先生墓》诗:“行客须当下马过,故交谁复裹鸡来?”
源见“蔬水曲肱”。形容随遇而适,安贫乐道。宋陆游《秋夜读书有感》诗:“但令吾道常无坠,饮水何妨枕曲肱。”【词语枕曲肱】 汉语大词典:枕曲肱
同“推梨让枣”。清程鸿诏《新水令.王子岁题尹畊叔小照》套曲:“记从前让枣分梨候,到此日连床听雨秋。”
同“魏王瓠”。唐黄滔《南海韦尚书启》:“而滔器同魏瓠,凡若庄樗,握无蛇口之珍,额有鱼身之点。”【词语魏瓠】 汉语大词典:魏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