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公田种秫

公田种秫

源见“陶令秫”。形容好酒乐饮,超脱免俗。宋苏辙《次韵分司南京李诚之待制求酒》:“公田种秫全抛却,坐客无毡谁与钱?”


【典源】 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 (陶潜) 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宋书·隐逸传》、《南史·隐逸传》、《晋书·隐逸传》亦载。

【今译】 晋代陶潜字渊明 (一说名渊明,字元亮),他在任彭泽县令时,公家田都让吏人种上高粱,好用来酿酒,他说:“我能常常饮酒得一醉,就足够了。”妻子坚持请求种粳稻,陶潜才下令让二顷五十亩种高粱,五十亩种粳稻。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喜酒好饮,超脱免俗。

【典形】 得秫、公田之黍、公田种秫、酿秫、彭泽田、秫田供麴糵、效陶种秫、有田唯种黍、渊明种秫、元亮秫、种秫作酒、五十亩种秫田、种秫好、无田供秫米、种秫田、访秫粳。

【示例】

〔得秫〕 明·袁宏道《寄杨敦初》之二:“闭门无不可,得秫更何求。”

〔公田之黍〕 唐·王维《送郑五赴任新都序》:“杜陵解印,时卖故侯之瓜;彭泽无官,讵有公田之黍。”

〔公田种秫〕 宋·苏辙《次韵分司南京李诚之待制求酒》:“公田种秫全抛却,坐客无毡谁与钱?”

〔酿秫〕 宋·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一张复一弛,酿秫助歌啸。”

〔彭泽田〕 唐·杜甫《题郪原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云散灌坛雨,春青彭泽田。”

〔秫田供麴蘖〕 宋·范成大《乾道癸已腊后二日》:“岂无菊径乐琴书,亦有秫田供麴糵。”

〔效陶种秫〕 宋·梅尧臣《阻风秦淮令狐度支寄酒》:“我今正得杯中趣,效陶种秫置心曲。”

〔渊明种秫〕 宋·张炎《蝶恋花·邵平种瓜》:“秦地瓜分侯已故。不学渊明种秫辞归去。”

〔元亮秫〕 唐·杜牧《许七侍御弃官东归》:“冻醪元亮秫,寒鲙季鹰鱼。”

〔种秫作酒〕 宋·苏轼《莫笑银杯小》:“犹将公田二顷五十亩,种秫作酒不种粳。”


猜你喜欢

  • 唐朝第一

    同“李揆第一”。宋刘一止《望明河.赠路侍郎使高丽》词:“问人地,真是唐朝第一,未论勋业。”

  • 东海桑田

    同“沧海桑田”。唐韩偓《感事三十四韵》:“中原成劫火,东海遂桑田。”

  • 传家笏

    源见“魏公笏”。表示先辈政绩卓越和家世荣显。清 丘逢甲《寄怀瑞凤纶》诗之一:“魏謩帝问传家笏,苏轼天留过岭诗。”

  • 鹤表

    源见“辽东鹤”。指华表。唐 彙征《上天竺寺经幢记》:“仰窥鹤表以争高,侧视雁层而竞巧。”【词语鹤表】   汉语大词典:鹤表

  • 腹笥便便

    同“腹笥”。明王思任《〈啜墨阁近稿〉序》:“无论其腹笥便便,千古自贮,即其豁鼻卷须,戟如猬插,亦时时有老骥伏枥之意。”主谓 腹笥,言腹中所记之书籍。比喻人饱学。《后汉书·边韶传》:“腹便便,五经笥。”

  • 梦卜

    源见“拔才岩穴”、“非熊兆”。谓君王求得良相。唐 吕颂《贺陆相公拜相启》:“叶一人梦卜之求,副四海具瞻之望。”唐杜牧《上周相公启》:“古先哲王之德也,有求必至,有开必先。是以傅 吕得于梦卜,申 甫降于

  • 元礼门

    同“元礼龙门”。唐权德舆《和王祭酒太社宿斋不得赴李尚书宅会戏书见寄》:“元礼门前劳引望,句龙坛下阻欢娱。”

  • 一失足成千古恨

    42` 一犯错误,抱恨无穷。明代杨仪《明良记》:“唐解元寅既废弃,诗云:‘一失脚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人。’”后多用作“一失足成千古恨”。主谓 失足,误入歧路。千古,永久。偶一失足,顿成终身不能补救的

  • 万卷牙签

    源见“邺侯书”。形容图书繁富。清孔尚任《桃花扇.逮社》:“堂名二酉,万卷牙签求售。”

  • 带减腰围

    源见“沈约瘦”。形容愁病瘦损。宋辛弃疾《木兰花慢》词:“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其他 形容病体瘦削。语本《梁书·昭明太子统传》:“体素壮,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宋·辛弃疾《木兰花慢》:“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