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千日酒

千日酒

晋.张华《博物志.杂说下》载:刘玄石曾于中山酒家沽酒,酒家与千日酒饮之,至家大醉。其家不知,以为死,葬之。后酒家计向(向,过去)千日往视之,云:已葬。于是开棺,醉始醒。俗云:“玄石饮酒,一醉千日。”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九:“狄希,中山人也。能造千日酒,饮之千日醉。时有州人姓刘,名玄石,好饮酒,往求之。希曰:‘我酒发来未定,不敢饮君。’石曰:‘纵未熟,且与一杯,得否?’希闻此语,不免饮之。复索曰:‘美哉!可更与之。’希曰:‘且归,别日当来,只此一杯,可眠千日也。’石别,似有怍色。至家,醉死。家人不之疑,哭而葬之。经三年,希曰:‘玄石必应酒醒,宜往问之。’既往石家,语曰:‘石在家否?’家人皆怪之,曰:‘玄石亡来,服以阕(三年丧满叫做服阕)矣。’希惊曰:‘酒之美矣,而致醉眠千日,今合醒矣。’乃命其家人,凿冢破棺看之,冢上汗气彻天,遂命发冢。方见开目张口,引声而言曰:‘快哉,醉我也。’因问希曰:‘尔作何物也,令我一杯大醉,今日方醒?日高几许?’墓上人皆笑之,被石酒气冲入鼻中,亦各醉卧三月。”

这是一则离奇的关于酒的故事。说的是古时有一个很会酿酒的人能造“千日酒”,只需饮酒一杯,便能醉卧三年。有一个叫刘玄石的人喝了此酒一杯,回家便醉死了,家里人只得把他葬埋。三年后,酒家计日前来造访,开棺一看,果然一醉方醒。

“千日酒”本是酒名,后以称誉佳酿。

唐.韩偓《玉山樵人集.江岸闲步》诗:“青布旗夸千日酒,白头浪吼半江风。”宋.王中《干戈》诗:“安得中山千日酒,酩然直到太平时。”


【词语千日酒】  成语:千日酒汉语词典:千日酒

猜你喜欢

  • 猿鹤幻化

    同“猿鹤沙虫”。清朱琦《关将军挽歌》:“猿鹤幻化那忍论,我为剪纸招忠魂。”

  • 以一奉百

    少数人供奉多数人。意思是生产的人少,消费的人多。《后汉书.王符传》:“今察洛阳,资末业者什于农夫,虚伪游手什于末业。是则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衣之。以一奉百,孰能戒之!”偏正 奉,供养。一个人

  • 伯英草圣

    《后汉书.张奂传》:“(奂)长子芝,字伯英,最知名。”唐.李贤注:“王愔《文志》曰:‘芝少持高操。……尤好草书,学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此当指先蘸水书字,而后再行漂洗或漂染)。临池学书,水

  • 探奥索隐

    犹探赜索隐。《云笈七签》卷一:“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见其终,探奥索隐,孰窥其宗?”见“探颐索隐,钩深致远”。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1:“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见其终,~,孰窥其宗?”【词语探奥索隐】

  • 蛇安足

    同“蛇添足”。宋陈与义《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咏》之二:“身谋共悔蛇安足,理遣须看佛举拳。”

  • 三戟

    《新唐书.李岘传》、《张俭传》、《崔琳传》载:唐制,三品以上官员,得门前立戟。李岘与兄峘、峄同居长安里第,门列三戟。张俭兄弟三人皆立戟,时号“三戟张家”。崔琳与弟珪、瑶,俱立棨戟,世号“三戟崔家”。后

  • 三槐堂

    源见“三槐九棘”。泛指高官的宅第。明 汤式《一枝花.桧轩为越中沙子正赋》套曲:“清未让五柳庄黄花绕篱,贵不慕三槐堂画戟当扉。”【词语三槐堂】   汉语大词典:三槐堂

  • 灰琯

    同“灰管”。琯,通“管”。《陈书.宣帝纪》:“灰琯未周,凯旋相继,拓地数千,连城将百。”唐刘禹锡《代谢冬衣表》:“灰琯屡迁,尘露无补。”【词语灰琯】   汉语大词典:灰琯

  • 舜宾

    《尚书.虞书.舜典》:“宾于四门,四门穆穆。”旧题汉.孔安国传:“四门,四方之门。舜流四凶族,四方诸侯来朝者,舜宾迎之,皆有美德,无凶人也。”帝舜时,四方诸侯来朝见,舜以宾客之礼迎接。后遂用为帝王招纳

  • 盛德遗范

    先人的盛德和遗留下来的规范。《旧唐书.韦陟传》:“宋璟见陟叹曰:‘盛德遗范,尽在是矣。’”主谓 指先人的美德懿范。《新唐书·韦陟传》:“宋璟见陟叹曰:‘~,尽在是矣。’”△褒义。用于社会生活思念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