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云笈七签》卷四〇:“所谓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乃至功成德就,白日升天。”千里的引程要从脚下第一步开始。比喻事情的成功在于由小到大逐渐积累。

明.赵弼《两教辨》:“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唐.白居易《座右铭》:“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吾道亦如此,行之贵日新。”


其他 要走千里,须从脚下迈出第一步。语出《老子》64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40:“所谓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乃至功成德就,白日升天。”△用于比喻凡事都须从最基本的地方做起,才能取得成功。多用以说理。→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聚沙成塔 ↔空中楼阁。也作“千里始足下”。


【词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成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汉语词典: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猜你喜欢

  • 龙头士

    同“龙头人”。明何景明《六子诗.康修撰海》:“矫矫龙头士,腾跃在明时。”【词语龙头士】   汉语大词典:龙头士

  • 臣弑其君,子弑其父

    弑( ㄕˋ shì ):古称臣子杀君父叫弑。 臣子杀死君主,儿子杀死父亲。 旧指乱世所发生的逆伦暴行。语出《易.坤文言》:“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辨之不早辨也。”

  • 椒寝之位

    源见“椒房”。指皇后之位。明沈德符《野获编.立储仪注》:“按英宗册立最幼,尚未及百日命名之期,盖宣庙急欲正椒寝之位,所谓母以子贵也。”

  • 言多必失

    《鬼谷子.本经符》:“言多必有数短之处。”后以“言多必失”谓话说多了一定有失误。清朱用纯《治家格言》:“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再生缘》弹词十回:“荣兰想小姐话说得好痛快,再要多说,言多必失,不要露

  • 石家锦步帐

    源见“石崇斗奢”。借喻绚丽的晚霞。明徐渭《夕霞》诗之一:“石家锦步帐,海国紫玻璃。”

  • 附骥攀龙

    源见“蝇随骥尾”、“攀龙附凤”。比喻追随于有名望地位的人,以使自己成名。宋惠洪《代夏均甫宴人致语》诗:“青天白日心常在,附骥攀龙志未摧。”

  • 梦云

    同“梦高唐”。唐杜牧《润州》诗之二:“城高铁瓮横强弩,柳暗朱楼多梦云。”【词语梦云】   汉语大词典:梦云

  • 银钩虿尾

    源见“铁画银钩”。比喻书法遒劲有力,钩、挑等笔画如银钩蝎尾。南朝 齐王僧虔《论书》:“〔索靖〕散骑常侍张芝姊之孙也,传芝草而形异,甚矜其书,名其字势曰‘银钩虿尾’。”明顾起元《客座赘语.文士》:“惟礼

  • 七窍比干

    参见“比干剖心”。

  • 羿彀

    《庄子.德充符》:“游于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王先谦集解:“以羿彀喻刑网,言同居刑网之中,孰能自信无过,其不为刑网所加,亦命之偶值耳。”原指后羿的矢所能射及之处。后以比喻世间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