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南鹞北鹰

南鹞北鹰

鹞、鹰:都是凶猛的鸟。比喻为人刚直严峻。典出晋崔洪事迹。崔洪事迹见“挽弩自射”条。洪为人严正,晋武帝司马炎时为御史治书。有个叫冯恢的,其父为弘农太守,欲将己爵位传其少子冯淑。其父死,冯恢回籍居丧,佯装喑哑,使其弟冯淑袭爵。后冯恢以服阙开始为博士祭酒,散骑常侍翟婴推荐他高行超俗,继承了古代先贤遗风。崔洪上奏说:“冯恢不敦守儒道,让学生轮流在其左右值班,虽有让爵这一良好举动,也不能称为杰出之人,所以翟婴举荐不实,是个没有眼光之人。”于是朝廷罢免了翟婴,并升崔洪为尚书左丞,为此朝中百官都很怕他。时人做谚谣称:“那丛生的棘刺来自博陵,他在南方是凶猛的鹞,在北方是勇敢的鹰。”

【出典】:

晋书》卷45《崔洪传》1288页:“时人为之语曰:‘丛生棘刺,来自博陵。在南为鹞,在北为鹰。’”


并列 鹞,一种猛禽,样子像鹰,比鹰小。比喻人像鹞、鹰那样刚直严峻。《晋书·崔洪传》载:崔洪,博陵人,少时以清厉刚直见称。及为御史,朝中臣僚都怕他。“时人为之语曰:‘丛生荆棘,来自博陵。在南为鹞,在北为鹰。’”△褒义。多用于称颂刚正不阿的人。


【词语南鹞北鹰】  成语:南鹞北鹰汉语词典:南鹞北鹰

猜你喜欢

  • 潘安掷果

    同“潘车盈果”。清李渔《连城璧》二回:“心上思量道,或者是他媳妇在梁上窥我,把扇坠丢下来,做个潘安掷果的意思。”

  • 抱石疑玉

    源见“和氏之璧”。喻遭疑被忌,怀才不遇。宋张炎《满江红》词:“近日衰迟,但随分、蜗涎自足……不用回头看堕甑,不愁抱石疑非玉。”

  • 丽牲

    《礼记.祭义》:“祭之日,君牵牲,穆答君,卿大夫序从。既入庙门,丽于碑。”本谓古代祭祀时将所用的牲口系在石碑上。后以“丽牲”借指碑石。清魏源《陶文毅公神道碑》:“用敢删举其要者,揭诸丽牲,以饷来世。”

  •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谓做任何事情,事先谋虑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要失败。《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豫,亦作“预”。毛泽东《论持久战》八八:“‘凡事预则

  • 努力加餐饭

    尽量多吃一些饭。 常用作勉人保重之语。语出《文选.古诗十九首》:“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黄侃《咏怀》:“作书叙别离,努力加餐饭。”【词语努力加餐饭】  成语:努力加餐饭

  • 火辨良玉

    源见“美玉经三火”。比喻经过艰苦考验,方能辨别出具有坚贞品质的人才。唐白居易《题赠郑秘书徵君》诗:“在火辨良玉,经霜识贞松。”【典源】 《淮南子·俶真训》:“譬若钟山之玉,炊以炉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

  • 一举成名天下知

    见〔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词语一举成名天下知】  成语:一举成名天下知

  • 鲤鱼

    源见“鱼传尺素”。代称书信。唐元稹《贻蜀.张校书元夫》诗:“劝君便是酬君爱,莫比寻常赠鲤鱼。”亦借指传递书信者。唐孟浩然《送王大校书》诗:“尺书能不吝,时望鲤鱼传。”【词语鲤鱼】   汉语大词典:鲤鱼

  • 高山流水

    原为乐曲名,后喻知音难遇,或喻乐曲高妙。俞伯牙善于弹琴,而钟子期很会听琴。俞伯牙用琴曲抒发攀登高山。钟子期便说,好啊!象泰山一样巍峨。俞伯牙用琴曲表现流水,钟子期便说,好啊!多么浩浩荡荡的江河啊!总之

  • 马革之愿

    源见“马革裹尸”。指誓死报国之志。《隋书.李圆通陈茂等传论》:“终能振拔污泥之中,腾跃风云之上,符马革之愿,快平生之心,非遇其时,焉能至于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