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口是心非

口是心非

心口不一,嘴上讲的是一套,心里想的又是一套。晋代葛洪《抱朴子.微旨》:“若乃憎善好杀,口是心非;背向异辞,反戾直正;虐害其下,欺罔其上;叛其所事,受恩不感……凡有一事,辄是一罪。”


并列 口上说是,心里却不是,心口不一致。语出晋·葛洪《抱朴子·微旨》:“若乃憎善好杀,口是心非,背后异辞,反戾直正……凡有一事,辄是一罪。”廖辉英《红尘孽债》:“谁不知道高建筑师~。这一点,汤建筑师就比你诚实,至少他心口如一。”△贬义。多用于形容人虚伪做作的思想行为。→言不由衷 两面三刀 佛口蛇心 阳奉阴违 ↔言行一致 心腹之言 心口如一。也作“面是背非”、“面是心非”、“貌似情非”、“貌似心非”。


解释嘴里说的是一套,心里想的又是一套,心口不一。

出处东晋·葛洪《抱朴子·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

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东晋丹阳句容(今江苏省句容县)人。晚年隐居在广东罗浮山中,炼丹采药,从事著述,直至去世。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理论家、医学家。在医学和制药化学上有过许多重要的发现和创造,在文学上撰著丰富、内容精玄、成绩卓著。不过,他的作品大多已经散佚,流传至今的主要有《抱朴子》《肘后备急方》和《神仙传》。

在《抱朴子·微旨》中葛洪说:“憎恶行善,喜好杀伐,嘴上一套心里一套,人前一套人后一套,违背正道,残害下属,欺迷上司,背叛主人,得到恩惠而不感激,贪赃枉法,收受贿赂,黑白颠倒,以权谋私,滥施刑法,破坏别人的家庭,抢夺别人的财宝,谋害别人的生命,夺取别人的地位,侵凌贤能之士,诛杀投降之人,诽谤神仙圣人,打伤修道之士,射杀飞禽,毁伤生命萌芽,教唆他人作恶,隐藏别人优点,身处险境却悠然自得,窃取他人的功劳,破坏别人的好事,抢夺别人喜欢的东西,拆散别人的亲情骨肉,好强争胜,借多还少,放水放火淹烧他人,利用法术暗害别人,欺负弱小,以次充好,巧取豪夺,拦路抢劫,品行不端,作风不正,吹牛诈骗,传播他人隐私,借钱不还,有钱不借,贪欲无限,拒绝诚信,不顺从天命,不尊敬师长,嘲笑他人行善,毁坏他人庄稼,损坏他人器物,让人吃不干净的饭食,短斤少两,鱼目混珠,骗人钱财等等,其中任何一条行为都是一种罪过。根据后果的轻重,掌管生命的神仙会扣除作恶者的寿命,如果扣完就会死掉。”


【词语口是心非】  成语:口是心非汉语词典:口是心非

猜你喜欢

  • 石季伦

    源见“石崇斗奢”。喻指富豪。清孔尚任《桃花扇.拒媒》:“他为你,生小绿珠花月身,寻一个金谷绮罗里石季伦。”【词语石季伦】   汉语大词典:石季伦

  • 玉板僧

    同“玉版师”。宋杨万里《记张定叟煮笋经》诗:“菘羔楮鸡浪得名,不如来参玉板僧。”【词语玉板僧】   汉语大词典:玉板僧

  • 说戒

    佛家语。僧众在每半月的最末一日聚集起来,讲说戒律,半月中犯有过失的僧人,在此时进行忏悔。唐代王建《题诜法师院诗》有“三年说戒龙宫里”句。【词语说戒】   汉语大词典:说戒

  • 尊俎折冲

    同“樽俎折冲”。元 刘壎《隐居通议.骈俪二》:“尊俎折冲,呈赤云之胜气;江山如画,照黄纸之除书。”见“折冲尊俎”。【词语尊俎折冲】  成语:尊俎折冲汉语大词典:尊俎折冲

  • 平地波澜

    发生了意外的纠纷或事故的意思。唐代刘禹锡《竹枝词》:“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俗语又作“平地风波”,意思相同。见“平地风波”。【词语平地波澜】  成语:平地波澜汉语大词典:平地波澜

  • 元龙意气

    同“元龙豪气”。清唐孙华《宫恕堂以诗见寄次韵奉答》:“知君二顷荒芜甚,尚有元龙意气无?”【词语元龙意气】   汉语大词典:元龙意气

  • 韩令偷香

    同“韩寿偷香”。宋李清照《多丽.咏白菊》词:“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词语韩令偷香】  成语:韩令偷香汉语大词典:韩令偷香

  • 毛龟

    南朝 梁任昉《述异记》卷上:“龟,千年生毛。龟,寿五千年谓之神龟,万年曰灵龟。”后因以“毛龟”为长寿的象征。唐白居易《喜老自嘲》诗:“毛龟蓍下老,蝙蝠鼠中仙。”【词语毛龟】   汉语大词典:毛龟

  • 咫尺天颜

    《左传.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原谓天鉴察不远,威严如常在面前。后以“咫尺天颜”喻离天子容颜极近,或指天子之颜。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咫尺天颜,瞻仰尤为亲切。”偏正 咫尺,距离近;天颜,

  • 鸡梦

    源见“白鸡之梦”。指死亡之兆。宋王安石《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诗:“予衰极今岁,傥与鸡梦协。”【词语鸡梦】   汉语大词典:鸡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