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听人穿鼻

听人穿鼻

听:听凭、任凭。穿鼻:牛鼻子穿上绳子,以便于牵引。比喻一个人没有主见,听凭别人摆布。张弘策,字真简,范阳方城(今河南西南部,唐河上游)人,与梁武帝萧衍年辈相若,幼时一同嬉戏玩耍。后跟随梁武帝建功立业。齐朝末年,萧衍面对混乱局势,有统一宇内之心。时萧衍的哥哥萧懿在郢州(今湖北武汉一带)任长官。萧衍便派张弘策到郢州,想联合他共谋大业。弘策说:“……如今齐内部六大臣争权夺利,君主(萧宝卷)没有名望,亲信小人,并且想专权,和大臣们积怨日深,必起杀戮。大臣中萧坦心胸狭窄,出口伤人。徐孝嗣,齐尚书令,明帝死后受遗诏辅佐东昏侯萧宝卷,东昏侯失德,徐欲废掉他,犹豫不决,反被东昏侯杀害,也非柱石之才,优柔寡断,盲信别人。如果他们间隙一开,必会土崩瓦解。我们应早做打算,不然后悔也晚了”

【出典】:

南史·张弘策传》卷56,1382-1383页:“帝使弘策到郢,陈计于懿曰:‘……萧坦胸怀猜忌,动言相伤。徐孝嗣才非柱石,听人穿鼻。若隙开衅起,必中外土崩。……如不早图,悔无及也。’”

【例句】:

旧五代史·周书·王峻传》:“峻才疏位重,轻躁寡谋,听人穿鼻。” 《新五代史·贺德伦传》:“愚主听人穿鼻,难与共事矣。”


兼语 听凭人牵着鼻子走。比喻毫无主见,任人支配与摆布。《南史·张弘策传》:“徐孝嗣才非柱石,~。”△贬义。多用于人品性方面。


【词语听人穿鼻】  成语:听人穿鼻汉语词典:听人穿鼻

猜你喜欢

  • 披氅

    同“披鹤氅”。宋苏轼《雪诗八首》之二:“闲来披氅学王恭,姑射群仙邂逅逢。”

  • 笙鹤

    源见“王乔控鹤”。指笙响鹤鸣声。亦借指仙人。唐刘禹锡《酬令狐相公见寄》诗:“群玉山头住四年,每闻笙鹤看诸仙。”宋陆游《读王摩诘诗》之八:“笙鹤适缑山,貂蝉朝玉京。”【词语笙鹤】   汉语大词典:笙鹤

  • 拟不于伦

    同“拟非其伦”。朱自清《〈燕知草〉序》:“书中前一类文字,好像昭贤寺的玉佛,雕琢工细,光润洁白;后一类呢,恕我拟不于伦,像吴山四景园驰名的油酥饼。”述补 指不以同类或同等的事物来比拟。清·谭嗣同《思篇

  • 堕箭飞书

    同“一箭下聊城”。唐吴融《简州归降贺京兆公》诗:“云间堕箭飞书去,风里擎竿露布来。”

  • 峄阳木

    《尚书.夏书.禹贡》:“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旧题汉.孔安国传:“孤,特也。峄山之阳,特生桐,中琴瑟。”峄阳,即峄山之阳。峄山,即葛峄山,又名邳峄山、峄阳山,在今山东邹县东南。古代用梧桐木制琴,以峄阳

  • 扪虱剧谈

    同“扪虱而谈”。林之夏《高轩过》诗:“扪虱剧谈当世事,竟倾江左管夷吾。”

  • 片芹寸曝

    源见“献芹”、“献曝”。指所献菲薄。用作谦词。明张煌言《答闽南缙绅公书》:“若新府肯敬承先志,敦厚天潢,哀王孙而进食,又何烦不肖之片芹寸曝。”

  • 二王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梁氏秘阁散逸以来,吾见二王真草多矣。”清.赵曦明注:“二王,羲之、献之也。”东晋时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后因为称道善于书法的典故。唐.罗隐《寄酬邺

  • 鹤位

    源见“乘轩鹤”。喻指官位。唐李商隐《为裴懿无私祭薛郎中衮文》:“但续椿寿,徒高鹤位。”【词语鹤位】   汉语大词典:鹤位

  • 扇风

    同“扇逐仁风”。前蜀贯休《别卢使君》诗:“扇风千里泰,车雨九重闻。”【词语扇风】   汉语大词典: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