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吹毛索垢

吹毛索垢

同“吹毛求疵”。清顾炎武《记与孝感熊先生语》:“一入此局,即为后世之人吹毛索垢。”


见“吹毛求疵”。明·顾炎武《记与孝感熊先生语》:“一入此局,即为后世之人~。”


【词语吹毛索垢】  成语:吹毛索垢汉语词典:吹毛索垢

猜你喜欢

  • 鸡豚

    《礼记.大学》:“畜马乘,不察于鸡豚。”郑玄注:“畜马乘,谓以士初试为大夫也……鸡豚牛羊,民之所畜养以为利者也。”因以“鸡豚”指平民之家的微贱琐事。明唐寅《上吴天官书》:“寅夙遭哀闵,室无强亲,计盐米

  • 降火

    源见“白鱼入舟”。王朝兴盛的瑞兆。《文选.陆倕〈石阙铭〉》:“命旅致屯云之应,登坛有降火之祥。”张铣注:“武王济河,火流为乌,此圣人之祥瑞也。”【词语降火】   汉语大词典:降火

  • 和衷

    源见“和衷共济”。谓和睦同心。《宋史.吴潜传》:“〔陛下〕明诏二三大臣,和衷竭虑,力改弦辙,收召贤哲,选用忠良。”【词语和衷】   汉语大词典:和衷

  • 凤书

    源见“凤凰衔书”。古谓帝王受命的吉兆。《南齐书.高帝纪上》:“凤书表肆类之运,龙图显班瑞之期。”源见“木凤衔书”。指帝王的诏书。唐白居易《和春深》之六:“何处春深好?春深学士家。凤书裁五色,马鬣剪三花

  • 遏住行云

    源见“响遏行云”。形容歌曲嘹亮,优美动听。元 刘庭信《粉蝶儿.美色》套曲:“手撒红牙流歌韵,坠梁尘遏住行云。”

  • 平原十日

    同“平原十日饮”。清尤侗《赠延令张因亓》诗:“平原十日乐未足,《骊歌》忽唱上河梁。”【词语平原十日】   汉语大词典:平原十日

  • 报恩环

    同“黄雀环”。唐沈佺期《黄鹤》诗:“明珠世不重,知有报恩环。”

  • 噀酒灭火

    晋.葛洪《神仙传.栾巴》:“栾巴者,蜀郡成都人也。少而好道,不修俗事。后征为尚书郎。正旦大会,巴后到,有酒容,赐百官酒,又饮酒向西南而噀之。有司奏巴不敬。诏问巴,巴曰:‘臣适见成都市上火,臣故漱酒为尔

  • 诗者,志之所之

    志:思想感情。 诗歌是人的思想感情的流露。语出《文选.卜子夏〈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宋.徐铉《邓生诗序》:“古人云:‘诗者志之所之也。’故君子有志于道,无位于时,不得

  • 祁奚举子

    源见“祁奚之荐”。指举贤公正,不避亲人。《太平广记》卷一八六引《玄宗实录》:“中书舍人张均知考,父左相张说知京官考,特注曰:父教子忠,古之善训;祁奚举子,义不务私。”见“祁奚之举”。《太平广记》1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