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嗜痂

嗜痂

南史.刘穆之传》:“邕(穆之孙)性嗜食疮痂,以为味似鳆鱼。尝诣孟灵休,灵休先患灸疮,痂落在床,邕取食之。灵休大惊,痂未落者,悉褫(剥下)取饴(音sì,通饲,给人吃)邕。邕去,灵休与何勖书曰:‘刘邕向顾见瞰,遂举体流血。’南康国吏二百许人,不问有罪无罪,递与鞭,疮痂常以给膳。”此事又见《宋书.刘穆之传》。

南朝时刘邕嗜痂成癖,别人的疮痂对于他竟是美餐。后因称怪僻的嗜好为“嗜痂癖”。鲁迅《热风》“对于批评家的希望”:“试将粗浅的事来比罢:譬如厨子做菜,有人品评他坏,他固不应该将厨刀铁釜交给批评者,说道你试来做一碗好的看:但他却可以有几条希望,就是望吃菜的没有‘嗜痂之癖’,没有喝醉了酒,没有害着热病,舌苔厚到二三分。”


【词语嗜痂】   汉语词典:嗜痂

猜你喜欢

  • 邯郸富贵

    源见“黄粱梦”。指梦中虚幻的荣华富贵。明郑若庸《玉玦记.行刺》:“邯郸富贵今何许,炊黍早先熟。”

  • 韩朋木

    源见“相思树”。古代传说中的相思树。元 杨维祯《西湖竹枝歌》之三:“琵琶原是韩朋木,弹得鸳鸯一处飞。”【词语韩朋木】   汉语大词典:韩朋木

  • 杖化龙

    《后汉书.费长房传》:“长房辞归,翁(壶公)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则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葛陂中也。’……长房乘杖,须臾来归,自谓去家适经旬日,而已十余年矣。即以杖投陂,顾视则龙也。”后因以“杖

  • 长为农夫以没世

    没世:终老于世。 永远作农夫,一直到老死。 表示一辈子务农。语出汉.杨恽《报孙会宗书》:“窃自思念,过已大矣,行已亏矣,长为农夫以没世矣。”明.张岱《余若水先生传》:“若水曰:‘我非避世鸣高者,顾

  • 乘轺揽辔

    源见“揽辔澄清”。形容为安邦定国而操劳。轺,使者所乘的车。清钱谦益《江西按察司副使曾用升授中宪大夫妻孙氏加封恭人制》:“尔夫乘轺揽辔,积有岁年。”

  •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只能用心体会,无法用言语表达。语出清代刘大櫆《论文偶记》:“凡行文多寡短长,抑扬高下,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其他 只能心领神会,无法用言语表达交流。语本《庄子·天道》:“

  • 额花

    同“额妆”。宋胡仲弓《谒金门》词:“蛾黛浅,只为晚寒妆懒。润逼镜鸾红雾满,额花留半面。”

  • 泛宅船

    同“泛宅浮家”。明瞿式耜《次石帆舟中七夕原唱》诗:“烽烟不隔还乡梦,琴鹤相将泛宅船。”

  • 秋士

    因秋而悲感的男子。《淮南子.缪称训》:“春女思,秋士悲,而知物化矣。”【词语秋士】   汉语大词典:秋士

  • 绣囊

    唐.李冗《独异志》卷中引《武陵记》:“后汉马融勤学,梦见一林,花如绣锦,梦中摘此花食之。及寤,见天下文词,无所不知。时人号为‘绣囊’。”后因以“绣囊”形容人文词知识极其丰富,“林花梦”则用为文才长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