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折鼎覆?”。指鼎中食品。后常借指政事。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十六》:“鼎?、用贤、履险、出坎、处困、震恐、行旅、丧羊,此可尽以是非决乎?”
伸长头颈,踮起脚跟。形容仰慕或企望之切。汉 扬雄《剧秦美新》:“海外遐方,信延颈企踵,回面内向,喁喁如也。”宋 苏轼《杭州上执政书》:“日与吏民延颈企踵,虽大旱望云,执热思濯,未喻其急也。”亦作“延颈
同“晒腹”。宋苏辙《初闻得校书郎》诗:“读书犹记少年狂,万卷纵横晒腹囊。”
同“唯唯诺诺”。唐韩琬《御史台记.来俊臣》:“〔周綝〕惧俊臣莫敢西顾,但视东唯诺而已。”【词语唯诺】 汉语大词典:唯诺
源见“不为五斗米折腰”。指陶渊明所嗜好的酒。宋范成大《次韵徐廷献机宜送自酿石室酒》之一:“元亮折腰嘻已久,故山应有欲芜田。”
同“南山雾豹”。唐李白《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诗:“我垂北溟鱼,且学南山豹。”宋石孝友《渔家傲.送李惠言徐元集赴试南宫》词:“射虎将军搴绣帽,西园公子南山豹,共跨龙媒衔凤沼。”【词语南山豹】
同“版筑”。《后汉书.郅恽传》:“昔文王拔吕尚于渭滨,高宗礼傅说于岩筑,桓公取管仲于射钩,故能立弘烈,就元勋。”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二》:“然士贵自立如何耳。如其人,则鳏夫岩筑,可以登庸。”【词语岩
夏天的火炉和冬天的扇子。比喻做不合时宜而不切益用的事。汉代王充《论衡.逢遇》:“作无益之能,纳无补之说,以夏进炉,以冬奏扇,为所不欲得之事,献所不欲闻之语,其不遇祸,幸矣!”并列 夏天的火炉,冬天的扇
《北齐书.兰陵王孝瓘传》:“兰陵武王长恭,一名孝瓘,文襄第四子也……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北齐兰陵武王高长恭,非常注意细事,爱护将士,在军队中每得一点好吃的东西,不论一瓜
《庄子.大宗师》:“许由曰:‘而奚为来轵?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而劓汝以是非矣,汝将何以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涂乎?’意而子曰:‘……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补我劓,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郭象注:“夫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