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声色俱厉

声色俱厉

色:脸色。厉:严厉。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典出晋明帝司马绍之事迹。晋明帝司马绍少时聪明伶俐,为东宫太子时,有文武才略,礼贤好客,爱好文学,当时有名的大臣王导、温峤、桓彝、阮放等都和太子亲近,在他身边人才济济。大将军王敦早有谋反之心,见其英明,为朝野所推,惧怕将来不好对付,便想诬陷太子不孝而废掉他。于是王敦大会百官,问温峤:“皇太子有何德行可称?”声音、脸色都很严厉,要温峤回答。温峤说:“由礼看来,可称得上孝。”众人都认为确实如此,王敦的阴谋未能得逞。

【出典】:

晋书》卷6《明帝纪》159页:“敦素以帝神武明略,朝野之所钦信,欲诬以不孝而废焉。大会百官而问温峤曰:‘皇太子以何德称?’声色俱厉,必欲使有言。”

【例句】:

唐·赵璘《因话录·卷一·宫都》:“……文帝欲以韦宣州温为翰林学士,韦以先父遗命恳辞。上后谓次对官曰:‘韦温,朕每欲用之,皆辞诉,又安用韦温?’声色俱厉。” 冰心《斯人独憔悴》:“厢房里的姨娘们,听见化卿声色俱厉,都搁下牌,站在廊外,悄悄的听着。”


主谓声色,说话的声音和脸色。厉,严肃,严厉。指说话声音与脸色极为严厉。语出《晋书·明帝纪》:“大会百官而问温峤曰:‘皇太子以何德称?’声色俱厉,必欲使有言。”李宽定《浪漫女神》:“安琪听着,心里又气又好笑,又失望,拉下脸来~地给了他几句。”△用于情感憎怒方面。→正言厉色 ↔和颜悦色。也作“声色并厉”。


【词语声色俱厉】  成语:声色俱厉汉语词典:声色俱厉

猜你喜欢

  • 五谷熟而民人育

    谷物成熟可以养育百姓。语出《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宋.李攸《宋朝事实》卷五:“政和四年十一月十四日南郊赦文:‘上穹孚佑,列圣垂休。甘露降而风雨时,五谷熟而民人育

  • 金蝉脱壳

    金蝉:昆虫名。金蝉成虫时要脱去壳。后因以比喻用计脱身。元代关汉卿《谢天香》杂剧第二折:“便使尽些伎俩,干愁断我肚肠,觅不的个脱壳金蝉这一个谎。”明代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回:“这个叫做‘金蝉脱壳计’:

  • 望夫云

    云南洱海中所起的云。《述异记》:“赵州有洱海,土人诣大理必由之。然风波甚恶,其海中有望夫云起,则不敢行。相传镇一孽龙在海中央,其雌龙在苍山,每欲相会,则苍山云起,排如阶级,环二十里,至海中而止。是日狂

  • 触影含沙怒

    源见“含沙射影”。本指南方毒虫出没,行人易受伤害。暗寓人世险恶,受人阴谋中伤。唐宋之问《早发韶州》诗:“触影含沙怒,逢人女草摇。”

  • 揆席

    源见“揆门相”。相位。指宰辅。唐李乂《哭仆射鄂公杨再思》诗:“揆席凝邦绩,台阶阐国猷。”清 许承钦《将相谈兵歌题蔡怀真画册》:“崇祯天子十七年,揆席频翻如易屣。”【词语揆席】   汉语大词典:揆席

  • 王猷爱此君

    同“子猷惜此君”。唐牟融《题陈侯竹亭》诗:“岁寒高节谁能识,独有王猷爱此君。”

  • 锥刺股

    《战国策.秦策一》:战国时纵横家苏秦,洛阳人,游说秦惠王而不被登用,狼狈而回,被家里人瞧不起。“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

  • 人,有生之最灵者也

    见〔人为万物之灵〕。

  • 嗣良弓

    同“嗣弓冶”。唐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敢云嗣良弓,但欲守终节。”

  • 乘槎云汉

    同“乘槎河汉”。唐沈佺期《陪幸太平公主南庄》诗:“今朝扈跸平阳馆,不羡乘槎云汉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