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声色狗马

声色狗马

声乐、女色、狗、马都是达官贵人的玩物。泛指荒淫的享乐生活。又作“声色犬马”。见隋齐王杨暕(jiǎn简)的事迹。杨暕(584-617年),字世朏(fěi匪),小字阿孩。隋炀帝子。开皇中立为豫章王,后为内史令。仁寿中,拜扬州总管沿淮以南诸军事。炀帝即位后,进封齐王,历任豫州牧、雍州牧、河南尹等。史称其性格骄侈,亲近小人,经常做一些不法之事,并派遣亲信,四处寻求声色狗马。大业十四年(618年),杨暕在江都宫与其父炀帝同时被杀。

【出典】:

隋书》卷59《炀三子·齐王暕传》1442页:“暕颇骄恣,昵近小人,所行多不法,遣乔令则、刘虔安、裴该、皇甫谌、库狄仲錡、陈智伟等求声色狗马。”

【例句】:

明·郑若庸《玉块记·博弈》:“朝从博徒饮,暮有娼楼期。指廪偿酒债,堆金选蛾眉。声色狗马外,其余一无知。”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93回:“可知那声色犬马,奇技淫物,适足以起大盗觊觎之心。”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粱》:“声色狗马,昼夜荒淫,国计民生,罔存志虑。” 鲁迅《集外集拾遗·诗歌之敌》:“宋玉、司马相如之流,就受着这样的待遇,和后来的权门的‘清客’略同,都是位在声色狗马之间的玩物。”


并列 声色,指歌声和美色。狗马,指豢养狗、骑马等剥削阶级行乐方式。形容统治者寻欢作乐、荒淫无耻的生活。语出《隋书·齐王杨传》:“颇骄恣,呢近小人,所行多不法,遣乔令则、刘虔安、裴该、皇甫谌、库狄仲锜、陈智伟等求声色狗马。”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于是几案罗列,枕席狼藉,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之上。”△贬义。 用于奢侈品性类。↔一尘不染 轻装简从。也作“狗马声色”、“声色犬马”。


【词语声色狗马】  成语:声色狗马汉语词典:声色狗马

猜你喜欢

  • 短绠汲深

    同“绠短汲深”。唐严挺之《大智禅师碑铭》序:“顾才不称物,短绠汲深。”主谓 太短的绳子不能汲取深井中的水,比喻人学识浅陋,不明深理,或不胜重任。《管子》:“短绠不可以汲深井,知鲜不可以与圣人言。”《荀

  • 褚裒器识

    《晋书.桓温传》:“孟嘉字万年,江夏鄳人。少知名。褚裒时为豫章太守,正旦朝亮(庾亮),裒有器识,亮大会州府人士,嘉座次甚远。裒问亮:‘闻江州有孟嘉,其人何在?’亮曰:‘在坐,卿但自觅。’裒历观,指嘉谓

  • 杞国之忧

    源见“杞人忧天”。指对国家危亡的深深的忧虑。宋岳珂《桯史.岁星之祥》:“时虏初退,师尚宿留淮 泗。朝议凛凛,惧其反斾。士大夫皆有杞国之忧。”明 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五:“独以役重赋烦,人民凋瘵,识者不

  • 以汤沃沸

    见“以汤止沸”条。偏正 汤,开水;沃,浇。把开水浇进沸水里去制止沸腾。谓不但无济于事,反而助长不良的气势。《淮南子·原道训》:“若~,乱乃逾甚。”△贬义。用于比喻违背事理,措施方法不对头。→以火救火

  • 风雨连床

    同“风雨对床”。清秋瑾《挽故人陈阕生》诗序:“回忆省垣聚首,风雨连床,曾几何时?谁怜一别,竟无会面之期。”见“对床夜雨”。清·秋瑾《挽故人陈阕生》:“回忆省垣聚首,~,曾几何时,谁怜一别,竟无会面之期

  • 如此良夜何

    如……何:“奈……何”。意即把它怎么样。 怎样度过这美好的夜晚?语出宋.苏轼《后赤壁赋》:“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宋.曾纡《菩萨蛮》:“溪山无限好,恨不相逢早。老病独醒多,如此

  • 半面春

    源见“徐妃半面妆”。形容女子美丽妆饰。明徐渭《唐伯虎画崔氏像》诗之一:“巫云已散当年梦,吴粉空傅半面春。”

  • 傅说星

    借指宰相。唐李咸用《和友人喜相遇》诗之八: “旄头影莫侵黄道,傅说星终近紫微。” 参见:○骑箕尾

  • 濯溉

    《诗.大雅.泂酌》:“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溉。”毛传:“溉,清也。”原谓洗涤,后引申比喻栽培、提拔。《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是以伍员濯溉于宰嚭,张 王抚翼于陈相。”李善注:“言宰嚭由伍

  • 一絇丝

    唐.刘餗《隋唐嘉话》:“张昌仪兄弟,恃易之、昌宗之宠,所居奢溢,逾于王主。末年,有人题其门曰:‘一絇丝,能得几日络?’昌仪见之,遽以笔书其下曰:‘一日即足。’无何而祸及。”絇,音qú,原是将布缕或麻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