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大义灭亲

大义灭亲

指为维护正义而不惜牺牲亲属间的私情。公元前719年,卫桓公之弟州吁与卫大臣石碏之子石厚互相勾结,发动政变,杀死卫桓公,州吁自立为国君。为了惩罚叛乱分子,石碏私下设计,表面上建议石厚陪州吁出访陈国,暗地却致书陈国国君陈桓公,说明他们篡位事实,请他们就势逮捕州吁和石厚。陈桓公依计而行,将二人逮捕。石碏又亲自派人将他们处死,而迎立公子晋即位,是为卫宣公。左丘明评论这一历史事件说,这真是典型的“大义灭亲”事件啊!

【出典】:

左传·隐公四年》:“君子曰,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例句】:

唐·房玄龄《晋书·慕容垂载记》:“(垂谓姜让曰)何故暗于机运,不以邺见归也?大义灭亲,况于意气之顾!” 五代·刘煦《旧唐书·李建成传》:“周公圣人,岂忌无情于骨肉?为存社稷,大义灭亲。”


其他 为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人不徇私情,使其得到应有的惩罚。语出《左传·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柳建伟《苍茫冬日·都市里的生产队》:“小娜有什么不好,~,屁股坐在我的板凳上。”△褒义。用于描写品性。→以义割恩铁面无私 利不亏义 ↔公报私仇 结党营私 瞒心昧己 徇情枉法


解释本指为了君臣大义而断绝父子之间的亲情。后泛指为维护正义而不顾亲属间的私情。

出处左传·隐公四年》:“石(què),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春秋时期,卫庄公非常宠爱小儿子州吁,对他的错误一味纵容而不加制止。卫国的大夫石碏多次劝谏庄公,希望庄公能用道义教导州吁,但庄公不听。石碏的儿子石厚和州吁关系密切,石碏劝说他也没有作用。

庄公死后,州吁同父异母的哥哥继承了王位,即为卫桓公。公元前717年春天,州吁在石厚的帮助下杀掉卫桓公,篡夺了王位。但州吁崇尚武力而内心残忍,不能安定自己的百姓,于是就让石厚向石碏请教巩固君位的办法。石碏说:“朝见周天子就可以取得合法的地位。”石厚说:“怎样才能朝见周天子呢?”石碏说:“现在陈国的陈桓公正受到周天子的宠信,而陈、卫两国最近关系也颇和睦,如果你去见陈桓公,让他代为请求朝见的事,就一定可以达到目的。”于是石厚跟随州吁到了陈国。石碏暗中派人提前告诉陈桓公说:“卫国地盘狭小,老夫年纪大了,已经不能做什么事了。但这两个人确实杀死了我们的国君,请您趁此机会帮我们对付他们。”于是陈国人抓住了州吁和石厚,请卫国派人来处置。卫国派大臣去杀死了州吁,考虑到石厚是石碏的儿子,就没有处死他。石碏知道后立即派自己的总管前往陈国,杀死了石厚。

当时道德高尚的人都赞叹说:“石碏真是一心忠于国家的大臣啊。他痛恨州吁,同时连及了自己的儿子石厚。为了君臣大义而断绝父子私情,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近义铁面无私

反义徇情枉法

例句

包公发现自己的侄子包勉贪赃枉法,就大义灭亲,依法对他处以死刑。


【词语大义灭亲】  成语:大义灭亲汉语词典:大义灭亲

猜你喜欢

  • 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志:通“誌”。记住,记载。旌:表彰。 用这来记载我的过失,并以此表扬好人。 古人悔过之辞。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赏从亡者,介子推不言禄,禄亦弗及。……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

  • 梓泽

    《晋书.石苞传》附《石崇传》:“崇有别馆,在河阳之金谷,一名梓泽。”晋人石崇是有名的富豪,以奢侈闻名。他在洛阳西北,建有金谷园,又名梓泽。后遂用为咏园林之典,亦用以指洛阳。唐.唐彦谦《汉代》诗:“梓泽

  • 萱亲

    同“萱堂”。元高文秀《襄阳会》二折:“你孩儿则要侍奉萱亲,修真养性。”明沈采《千金记.省女》:“感得萱亲言善,奈终身贫苦,衣食全悭。”【词语萱亲】   汉语大词典:萱亲

  • 选在山涛

    源见“山公启事”。指晋山涛的甄拔推荐。唐白居易《王承林可安州刺史制》:“汉择名儒,任先疏广;晋求耆德,选在山涛。”

  • 敲门砖

    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五:“一日,沖元自窗外往来,东坡问:‘何为?’沖元曰:‘绥来。’东坡曰:‘可谓奉大福以来绥。’盖沖元登秋时赋句也。沖元曰:‘敲门瓦砾,公尚记忆耶!’”后以“敲门砖”比喻士人借以猎

  • 揭竿而起

    汉贾谊《过秦论上》:“〔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后因以“揭竿而起”指武装暴动。清昭梿《啸亭杂录.杨诚斋军门》:“公尝入陛见,其署篆者暴虐,激变营兵,乱军蒲大芳揭竿而起。

  • 栩栩园

    源见“庄周梦蝶”。指梦乡。《醒世姻缘传》八三回:“酒醉乏了的人,放倒头一觉睡去,那里还管得进朝谢恩,两个且往栩栩园捉蝴蝶耍子去了。”【词语栩栩园】   汉语大词典:栩栩园

  • 掷果潘安

    源见“潘安貌”。比喻钟情的美男子。元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二折:“看你个离魂倩女,怎发付掷果潘安?”述宾 比喻俊美男子,或女子对美男子的爱慕之情。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

  • 郢人唱

    同“郢中曲”。唐皎然《奉酬袁使君高春游鹡鸰峰兰若见怀》诗:“已见郢人唱,新题石门诗。”

  • 君子固穷

    《论语.卫灵公》:“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孔子一行在陈国断粮,随从饥饿得病,不能行走。子路愤愤地说,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