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东隅,东方。日出东方,故以东隅指早晨。桑榆,树名。日落于西方,余光尚留于树上,故以此指傍晚。全句指经过努力,形势会迅速扭转。早晨失去,不到晚间就重新收回。冯异(?-34年),字公孙,颖川父城(今河南平顶山)人,光武帝大将。建武三年(27年),以征西大将军与邓禹、邓弘等共击赤眉,因彼此计划不协调而遭挫折,死伤者3000余人。不久,冯异又集合数万军队与赤眉会战,同时,又令敢死之士伪作赤眉军,伏于道侧,终于大败赤眉军,先后降其部众近20万。光武帝闻知大捷,特地发信慰劳他说:“消灭了赤眉,所有将士十分劳苦,开始虽然打了败仗,现在终于大获全胜,扬眉吐气,可以说得上早晨有所损失,晚上即将形势扭转,马上我就要论功行赏,用以酬劳你们建立的功勋。”

【出典】:

后汉书》卷17第646页《冯异传》:“(帝)玺书劳异曰:‘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谿,终能奋翼渑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

【例句】:

唐·王勃《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失,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并列 东隅,指日出处;桑榆,指日落处。比喻开始有损失,后来取得了胜利;或在这边失败了,在那边却得了收获。语出《后汉书·冯异传》载刘秀《劳冯异诏》:“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渑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姚雪垠《李自成》卷3:“剿,今后如何用兵,必须立即妥善筹划,以期~。”※隅,不读作ǒu。△多用于描写得失兼而有之的人或事。→堤内损失堤外补。也单作“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词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成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汉语词典: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猜你喜欢

  • 潘岳无妻

    源见“潘岳悼亡”。哀伤妻亡。唐李商隐《过招国李家南园》诗之一:“潘岳无妻客为愁,新人来坐旧妆楼。”按,李商隐有丧妻之痛,以潘岳自况。

  • 国之兴亡,匹夫有责

    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偷天妙手

    宋.陆游《文章》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文章是妙手从上天那里得到,极言文才之高。后称极善诗文者为“偷天妙手”。明.汤显祖《牡丹亭.言怀》:“能凿壁,会悬梁,偷于妙手绣文章。”【词语偷天妙手】

  • 营蝇斐锦

    源见“青蝇营营”。又《诗.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贝锦。彼谮人者,亦已大甚。”郑玄笺:“喻谗人集作己过以成于罪,犹女工之集采色以成锦文。”后因以“营蝇斐锦”比喻谗人颠倒黑白,诽谤诬陷,入人于罪。

  • 子罕辞宝

    《左传.襄公十五年》:“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春秋时宋国正卿),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给玉匠看过),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

  • 不动尊

    佛教护法神名。宋代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五:“官局正门里皆于中间用小木龛供佛,曰不动尊佛。”又以佛之安坐不动、借喻为贮藏起来的钱。宋代陶穀《清异录.人事》:“郎君家库里许多青铜,教做不动尊,可惜烂了。”

  • 蚌鹬相争

    亦作“鹬( ㄩˋ yù 育)蚌相争,渔翁得利”。比喻争者双方相持不下,或两败俱伤,致使第三者从中得利。详见“鹬蚌相争”条。

  • 八米卢郎

    《北史.卢思道传》:“文宣帝崩,当朝文士各作挽歌十首,择其善者而用之……唯思道独得八篇。故时人称为‘八米卢郎’。”八米,指谷的出米率达到八成,表示上等。一说,为“八采”之误,指卢思道所作的十首诗被采用

  • 嫫母

    《荀子.赋》:“闾娵、子奢,莫之媒也。嫫母、力父,是之喜也。”唐.杨倞注:“嫫母,丑女,黄帝时人。”《淮南子.说山训》:“嫫母有所美。”东汉.高诱注:“姆母,古之丑女,而行贞正,故曰有所美。”传说黄帝

  • 饮羊

    《孔子家语.相鲁》:“初,鲁之贩羊有沈犹氏者,常朝饮其羊以诈市人。”相传春秋时代,鲁定公执政后,奸商横行,市场状况十分混乱。都城曲阜有个姓沈犹的贩羊商人,为牟取高利,每日早上,使羊饮足水,以增加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