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妍皮不裹痴骨

妍皮不裹痴骨

妍:美丽。痴:丑陋,丑恶。美丽的皮肤,不包裹丑陋的骨头,比喻表里如一,秀外慧中。慕容超(385-410年),字祖明,慕容德兄慕容纳之子。后燕灭亡后,丞相慕容德在广固(今山东青州市西北)称帝,无子,以慕容超继位。晋安帝司马德宗义熙六年,(公元460年)败于刘裕被俘,死于建邺(今江苏南京市),仅二十六岁。先前,其父纳为苻坚广武太守,后去官在家。慕容垂起兵反前秦时,慕容氏多被杀。其时,纳妻段氏怀孕未处决,被人救出后,生超,迁居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后秦高祖姚兴在位时,慕容超一心去东方寻找其叔慕容德,怕被姚兴录为官,便假装疯狂,每日行乞。大家都看不起他,只有姚绍觉他非同常人,劝姚兴授之官职。姚兴便召见他并和他交谈,慕容超言辞更加敛抑,不让姚兴看出自己的真正志向,姚兴上当,很鄙视他,对姚绍说:“谚云:美丽的皮肤不包裹丑陋的骨头,这是妄说。”由是慕容超得以自由行动,不受拘禁。

【出典】:

晋书》卷128《慕容超载记》3175页:“(兴)召见与语,超深自晦匿,兴大鄙之,谓绍曰:‘谚云:妍皮不裹痴骨,妄语耳。’由是得去来无禁。”

【例句】:

宋·陈亮《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


主谓皮、骨,比喻义,分别指人外表和本质。漂亮的外表必不会包裹呆痴的内质。比喻外貌堂皇的人,内心必然美好。《晋书·慕容超载记》:“(超)阳狂行乞,秦人贱之。惟姚绍见而异焉,劝兴拘以爵位。召见,与语,超深自晦匿。兴大鄙之,谓绍曰:‘谚云,~,妄语耳。’由是得去来无禁。”△多用于对人的评价方面。


【词语妍皮不裹痴骨】  成语:妍皮不裹痴骨汉语词典:妍皮不裹痴骨

猜你喜欢

  • 一饭之德

    源见“灵辄扶轮”。喻微小的恩德。清俞樾《茶香室续钞.陆晋》:“世相传余初有一饭之德,葛如方布衣野走,怀之而思厚报,其实无是事也。”偏正 比喻微小的恩德。《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范雎于是散家财物,尽以

  • 襆被而出

    《晋书.魏舒传》:“入为尚书郎。时欲沙汰郎官,非其才者罢之。舒曰:‘吾即其人也。’襆被而出。同僚素无清论者咸有愧色,谈者称之。”晋人魏舒任尚书郎时,始逢淘汰冗员,他捆起被褥自动离职,受到时人的好评。后

  • 玉台一镜

    同“玉镜台”。《群音类选.蓝田记》:“玉台一镜成佳偶,又何须,用珠三斛。”

  • 拂须

    《宋史》卷二八一《寇准传》:“初,丁谓出准门,至参政,事准甚谨。尝会食中书,羹污谁须,谓起徐拂之,准笑曰:‘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邪?’谓甚愧之。由是倾构(排挤,构陷)日深。”宋丁谓,字谓之,长

  • 止足之分

    止足:安分守己的意思。知道止足之分,就能量力守志,或自甘退隐,摆脱荣辱。晋代潘岳《闲居赋》:“于是览知止足之分。”《世说新语.言语》:“孙绰赋《遂初》,筑室畎川,自言见止足之分。”【词语止足之分】  

  • 同功一体

    功绩相等,地位相同。《史记.黥布列传》:“滕公曰:‘上裂地而王之,疏爵而贵之,南面而立万乘之主,其反何也?’令尹曰:‘往年杀彭越,前年杀韩信,此三人者,同功一体之人也。自疑祸及身,故反耳。’”其他 一

  • 秦声

    《史记.张仪列传》附《陈轸传》:“陈轸者,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居秦期年,秦惠王终相张仪,而陈轸奔楚。楚未之重也,而使陈轸使于秦。”“陈轸适至秦,惠王曰:‘子去寡人之楚,亦思寡人不?’陈轸…

  • 檿弧箕服

    《史记.周本纪》:“宣王之时,童子谣曰:‘檿弧箕服,实亡周国。’”檿弧,是指用山桑木做的弓;箕服,是用箕木做的箭袋子。这里的“檿弧箕服”,是指卖檿弧箕服的人。史载:宣王听了上述童谣之后,便下令捕杀在市

  • 王乔仙履

    同“王乔凫舄”。元 赵孟?《重用海子上即事与李子构同赋韵》:“韩嫣金丸落飞鸟,王乔仙履下双凫。”

  • 笔谏

    《旧唐书.柳公权传》:“穆宗政僻,尝问公权笔何尽善,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上改容,知其笔谏也。”僻:邪僻。尝:曾。改容:脸色改变。笔谏:借笔为喻,进行规劝。意为唐穆宗为政邪僻,有一次问柳公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