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二:“补阤落迦山,……初高丽使王舜封船至山下,见一龟浮海面,大如山;风大作,船不能行。忽梦观音,龟没浪静。申奏于朝廷,得旨始建寺,时乃元丰三年也。《华严经》云:‘补怛落迦山,亦
源见“击壤歌”。谓歌颂帝王的恩泽。宋黄庭坚《次韵寅庵》之一:“闲与老农歌帝力,年年村落罢追胥。”
同“龟藏六”。宋叶適《曾晦之挽词》:“骥老尚能舒骏逸,龟潜终不慕芳甘。”【词语龟潜】 汉语大词典:龟潜
见“别出心裁”。
唐.李冗《独异志》卷中:“柳积字德封。勤苦为学,夜燃木叶以代灯火。中夕,闻窗外有呼者,积出见之,有五六丈夫各负一囊,倾于屋下,如榆荚。语曰:‘与君为书粮,勿忧业不成。’”柳积因夜晚学习苦读无灯,取木叶
同“方皋相马”。明胡应麟《〈诗薮〉序》:“其求之色相之外,如九皋相马,未也。”
源见“钓东海”。指钓鱼。喻指办大事用大手段。唐韩愈《雨中寄孟刑部》诗:“东野继奇躅,修纶悬众犗。”
比喻祸生于微,不防微杜渐,则后有大患。《战国策.魏策》:“愿大王熟察之也。周书曰:‘绵绵不绝,缦缦奈何。毫毛不拔,将成斧柯。前虑不定,后有大患,将奈之何!’”缦:《史记.苏秦列传》作“蔓”,两字通借。
犀、象都是巨形兽,这里喻指特异人物。整句比喻提拔特出人材。宋代王洋《与丞相论郑武子状》:“敕局数人,其间固有拔犀擢象见称一时者,然而析理精微,旁通注意。鲜如克。”郑武子,名克。
同“截发留宾”。明王思任《寿汤母傅太夫人六十》诗:“截发留贤客,帷纱对讲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