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尚书履声

尚书履声

履声:走路的声音。郑崇字子游,年轻时为郡文学史,后由大司马傅喜推荐,汉哀帝提拔郑崇任尚书仆射。郑崇屡次求见哀帝谏争政事,哀帝常听从采纳。郑崇每次上殿朝见时,都拖着皮靴子。哀帝一听到远处的走路声,就笑着说:“我一听,就能识别出这是郑尚书的脚步声。”后以此典形容直臣上朝向君王进谏,或咏受到皇帝信任的朝臣。

【出典】:

汉书》卷77《郑崇传》3254、3255页“郑崇字子游,……崇少为郡文学史,至丞相大车属。弟立与高武侯傅喜同门学,相友善。喜为大司马,荐崇,哀帝擢为尚书仆射。数求见谏争,上初纳用之。每见曳革履,上笑曰:‘我识郑尚书履声。’”

【例句】:

北周·庾信《周太傅郑国公夫人郑氏墓志铭》:“骖乘则晋后停舆,来朝则汉君识履。” 唐·苏颋《夜发三泉即事》:“忝曳尚书履,叨兼使节臣。” 唐·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京兆空柳色,尚书无履声。” 唐·李商隐《上河东公启》:“汲县勒铭,方依崔瑗;汉庭曳履,犹忆郑崇。” 宋·徐铉《送礼部潘尚书致仕还建安》:“履声初下金华省,帆影看离石首城。” 宋·苏轼《次韵朱广庭初夏》:“朝罢人人识郑崇,直声如在履声中。” 宋·黄庭坚《子瞻去岁春侍立》:“殿上给扶鸣汉履,螭头簪笔见秦冠。” 宋·范成大《郑少融尚书初除端殿》:“后日沙堤新宰相,当年革履旧尚书。” 宋·辛弃疾《太常引·寿韩南涧尚书》:“君王着意履声间,便令押、紫宸班,今代又尊韩。” 宋·刘过《谒京口张守》:“上方已听尚书履,声在星辰最上头。” 元·白朴《梧桐雨》:“四海承平无一事,朝朝曳履侍君王。” 元·赵孟頫《送夹谷公分省陕西》:“暂辍尚书履,荣分陕右弓。” 明·李东阳《弘治己酉十月恭陪茂陵禅祭旅次韵答谢方石赠别》:“郑公听履星俱下,列子乘风气可骑。” 清·钱谦益《赠张坦公》:“中书行省古杭都,曾有尚书曳履无?” 清·袁枚《书制府六十寿诗》:“荒园两曳尚书履,仙草频颁白发亲。” 清·洪亮吉《送杨大梦符至东平书院》:“园林疏疏风屑屑,已觉尚书履声出。”


【词语尚书履声】   汉语词典:尚书履声

猜你喜欢

  • 及亲三釜

    《庄子.寓言》:“曾子再仕而心再化,曰:‘吾及亲,仕三釜而心乐;后仕三千钟而不洎(jì及也),吾心悲。’”釜,量器,一釜为六斗四升。三釜,是古代下级官吏的俸禄数量。曾子认为,及时养亲这一点很重要,不要

  • 蜉蝣羽

    《诗.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毛传:“蜉蝣,渠略也,朝生夕死,犹有羽翼以自修饰。”朱熹集传:“此诗盖以时人有玩细娱而忘远虑者,故以蜉蝣为比而刺之。”后因以“蜉蝣羽”比喻只顾目前、不图将来

  • 秋风思归

    源见“莼羹鲈脍”。指思乡欲归之情。唐李白《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长铗归来乎,秋风思归客。”

  • 羊裘老子

    同“羊裘翁”。宋陆游《题莹师钓台图》诗:“羊裘老子钓鱼处,开卷令人双眼明。”

  • 精贯白曰

    大义凛然,精神可以感天的意思。《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君执大节,精贯白日,奋其武怒,运其神策。”《新唐书.李华传》:“城陷见执,卒无桡词,慢叱凶徒:精贯白日,虽古忠烈无以加焉。”桡:通“挠”。

  • 掩鼻之谗

    源见“掩鼻计”。谓善用谗言挑拨离间。《旧唐书.则天皇后纪论》:“昔掩鼻之谗,古称其毒;人彘之酷,世以为怨。”

  • 洛中豪士

    唐.康骈《剧谈录》:“唐乾符中,洛中有豪士,承藉勋荫,锦衣玉食,极口腹之欲。尝谓僧圣刚曰:‘凡以炭炊饭,先烧令熟,谓之炼火,方可入炊;不然,犹有烟气,难餐。’及大寇先陷瀍洛,财产剽尽,昆仲数人,与圣刚

  • 蒙园吏

    同“漆园吏”。唐张文琮《咏水》:“独有蒙园吏,栖偃玩濠梁。”【词语蒙园吏】   汉语大词典:蒙园吏

  • 郭巨埋儿

    《太平御览》卷四一一引汉.刘向《孝子传》:“郭巨,河内温人。甚富,父没分财二千万余两,分与两弟,己独取母供养……妻产男,虑举之则妨供养,乃令妻抱儿,欲掘地埋之。于土中得金一釜,上有铁券云:‘赐孝子郭巨

  • 羊鹤

    同“羊公鹤”。清李元度《醉花阴.散勇归田留别诸好友》套曲:“笑黔驴技尽谁如我,只羊鹤蒙茸转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