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山雨欲来风满楼

山雨欲来风满楼

唐朝诗人许浑在“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李唐王朝逐步走向衰败、农民大起义正处于酝酿的时代,面对即将来临的时代风雨,写下了《咸阳城东楼》这一千古著名的诗章。这首七律写道:“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诗人秋夕登上咸阳城楼远眺,感慨之情油然而生:首联写登楼所见的实景,引起愁怀遐想;颔联写磻溪之上和慈福寺阁前风起云涌的景色变化,诗意双关,耐人寻味;颈联照应写禁苑中的凄凉气氛;末联慨叹世态变迁,辞已尽而情未已。

“山雨欲来风满楼”本是形容大雨将至,风声四起,吹彻高楼的情景,后常用这句诗形容事态酝酿已臻成熟,事情即将爆发前的预兆。

高旅《王叶冠》第二七章:“竟使清除韦后、李旦即位、又立了太子之后的京城,似乎有些人心浮动的意思,渐渐发生了山雨欲来之势。”


其他 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语出唐·许浑《咸阳城东楼》:“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茅盾《关于〈商洛壮歌〉》:“开头两章为此后十一章之惊涛骇浪文字徐徐展开全貌,有~之势。”△用于事态的征兆方面。→磨刀霍霍


【词语山雨欲来风满楼】  成语:山雨欲来风满楼汉语词典:山雨欲来风满楼

猜你喜欢

  • 蝉不知雪

    蝉夏生秋死,不及见雪,故不知雪,转喻见闻不广。《盐铁论.相刺》:“以所不睹不信人,若蝉之不知雪。”主谓 比喻见识浅薄。汉·桓宽《盐铁论·相刺》:“以所不睹不信人,若蝉之不知雪。”△用于无知方面。【词语

  • 橘中仙叟

    同“橘内仙翁”。清董以宁《百媚娘.弈棋》:“若是白头相守,应是橘中仙叟。”

  • 诗肠鼓吹

    源见“双柑斗酒”。指诗兴大发。明张景《飞丸记.盟寻泉石》:“挈双柑往听莺传,诗肠鼓吹如劝。”偏正 鼓吹,原指乐器,借指鸟声。比喻激发写诗兴致的音乐。唐·冯贽《云仙杂记·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戴颙春携双

  • 绳祖

    同“绳武”。清 严有禧《漱华随笔.忍庵先生》:“惜此七尺,保此方寸,以为报国绳祖之本,庶能慰老人之怀。”【词语绳祖】   汉语大词典:绳祖

  • 共工

    源见“共工触柱”。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天神。《淮南子.墬形训》:“共工,景风之所生也。”高诱注:“共工,天神也。人面蛇身,离为景风。”郭沫若《女神.女神之再生》:“上古时代。共工与颛顼争帝之一日,晦冥。”

  • 望尘态

    源见“望尘而拜”。指谄媚之丑态。宋陆游《化成院》诗:“高人遗世事,跏趺穴蒲团。作此望尘态,岂如返巾冠。”

  • 请自隗始

    指郭隗对燕昭王说:君王一定想招纳贤人,请先从我开始。原意是以自己为榜样以招延贤才,后以此典比喻自荐或自愿带头。郭隗(Wěi伟),战国时燕国谋士。燕昭王(姬平,燕王姬哙之子)在燕国被齐国攻破之后登位,用

  • 请荆

    源见“负荆请罪”。谓请用荆条惩罚自己。明 孙仁孺《东郭记.其妻妾不羞也》:“王子敖半路请荆,田大夫一时倾盖。”

  • 识微见远

    同“识微”。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一:“是时海禁初开,恭恪此奏可谓识微见远。”并列 能看到事物的苗头而察知它的发展前途。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11:“是时海禁初开,恭恪此奏可谓~。”△褒义。多用于

  • 震地瓦声

    同“武安振瓦”。清 丘逢甲《疾风甚雨海山苍茫》诗:“震地瓦声飞汉屋,雨空鞭血断秦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