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龙伯钓鳌”。美喻海上岛屿。明陈子龙《登神山仙馆同惠朗胜时作》诗之一:“鳌冠迢递海天分,缑岭笙歌彻夜闻。”
源见“黄金台”。谓以礼招纳贤士。元郝经《贤台行》:“费尽黄金台始成,一朝拜隗人尽惊。”
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遶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诗歌表达了诗人隐居田园怡然自得的心情。后遂以此语寄寓幽居耕读的闲逸之情。元.
源见“乘鸾”。喻成仙。清顾翰《金缕曲.题杨孝女遗照》词:“为有乌私在,肯教随、秦台伴侣,吹箫鸾背。”
《后汉书.向栩传》:“〔向栩〕少为书生,性卓诡不伦,恒读《老子》,状如学道。又似狂生,好被发,著绛绡头。常于灶北坐板床上,如是积久,板乃有膝踝足指之处……会张角作乱,栩上便宜,颇讥刺左右,不欲国家兴兵
见〔介胄之士不拜〕。
兵:兵器。赍( ㄐㄧ jī ):以物送人。 借给盗贼兵器,送给盗贼粮食。 比喻帮助敌人或坏,人。贼,亦作“寇”。赍,亦作“资”。语出《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赍盗粮,借贼兵也。”《史记.范
同“投笔从戎”。唐刘长卿《赠别于群投笔赴安西》诗:“朅来投笔砚,长揖谢亲族……且愿乐从军,功名在殊俗。”
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蒙年十五六,窃随(姊夫邓)当击贼,但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且~?’”【词语不探虎
《世说新语.赏誉》:“蔡司徒在洛,见陆机兄弟住参佐廨中,三间瓦屋,士龙住东头,士衡住西头。士龙为人,文弱可爱。士衡长七尺余,声作钟声,言多慷慨。“廨”为古代官署办公之地。晋代诗人陆机、陆云(士龙)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