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张汤劾鼠

张汤劾鼠

劾(hé核)揭发罪状。此典指张汤揭发老鼠的罪状。后以此典比喻执法官吏治狱严厉练达。张汤(?——前115年),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他父亲任长安县(今陕西西安南)丞(县丞,辅佐官员),张汤作为孩子在家看守门户。他父亲回家发现老鼠偷走肉,大发脾气,鞭打张汤。张汤掘开鼠洞找到偷肉老鼠和吃剩之肉,揭发老鼠罪状,拷打审问,传出审问记录之文书,经过审问判决上报程序,并提取盗鼠和余肉,完成审判程序,案卷齐备,在厅堂下面肢解分尸盗鼠。他父亲见到这情景,看到他判决文辞象老练法官一样,非常惊奇,就让张汤学习刑狱文书。此典又作“磔鼠”、“张汤械”、“掘鼠询”、“鼠狱”、“鼠犹拘”。

【出典】:

史记》卷122《酷吏列传·张汤》3137页:“还而鼠盗肉,其父怒,笞(chī痴,鞭打)汤。汤掘窟(kū哭,洞穴)得盗鼠及余肉,劾鼠掠治,传爰(yuán原)书(记录囚犯供词之文书),讯鞫(jū鞠,拷问口供,反复穷追)论报(判罪处刑,报告上级),并取鼠与肉,具狱(据以定罪之全部案卷。意为狱案已成,其文具备)磔(zhé哲,古代酷刑之一种,即肢解分尸)堂下,其父见之,视其文辞如老狱吏(审讯囚犯、管理监牢之官吏),大惊,遂使书狱(学习刑狱文书)。”

【例句】:

唐·骆宾王《上齐州张司马启》:“推公平而折狱,磔鼠谢其严明。” 明·高启《寄王七孝廉乞猫》:“难求许迈符,莫具张汤械。” 明·徐渭《几上篇》:“黄霸知乌攫,张汤掘鼠询。” 清·钱谦益《桂殇》之六:“鼠狱鸡碑不斗工,恰宜石室从文翁。” 清·黄鷟来《沈阳立春日感事述怀》:“弯弓猿欲泣,断狱鼠犹拘。”


【典源】 《史记·酷吏列传·张汤传》:“张汤者,杜人也。其父为长安丞,出,汤为儿守舍。还而鼠盗肉,其父怒,笞汤。汤掘窟得盗鼠及余肉,劾鼠掠治,传爰书,讯鞫论报,并取鼠与肉,具狱磔 (zhe) 堂下。其父见之,视其文辞如老狱吏,大惊,遂使书狱。”《汉书·张汤传》亦载。

【今译】 汉代张汤少年时,其父为长安丞吏,出门,因张汤是小孩子让他看家。其父回来见老鼠将肉盗走,大怒,就责打张汤。张汤挖开鼠穴捉住老鼠,取出余肉,设立公堂,问老鼠抢掠的罪名,传换文书,审讯判决,将老鼠处死于堂下,其父看见,见他写的文书用辞如同多年的狱吏一样,大惊,于是让他办理刑狱文书。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执法官吏治狱严厉练达。

【典形】 掘鼠询、鼠犹拘、鼠狱、张汤械、磔鼠、张汤怒。

【示例】

〔掘鼠询〕 明·徐渭《几上篇》:“黄霸知乌攫,张汤掘鼠询。”

〔鼠犹拘〕 清·黄鷟来《沈阳立春日感事述怀》:“弯弓猿欲泣,断狱鼠犹拘。”

〔鼠狱〕 清·钱谦益《桂殇》之六:“鼠狱鸡碑不斗工,恰宜石室从文翁。”

〔张汤械〕 明·高启《寄王七孝廉乞阳传教,取觅张凭。”

〔孝廉初去〕 明·高启《送吴生赴汴省》:“定远未归双节在,孝廉初去一船开。”

〔孝廉船〕 唐·杜甫《得广州张判官叔卿书》:“云深骠骑幕,夜隔孝廉船。”清·唐孙华《寿同年张春所学博》:“得禄暂充博士席,到官仍泛孝廉船。”猫》:“难求许迈符,莫具张汤械。”

〔磔鼠〕唐·骆宾王《上齐州张司马启》:“推公平而折狱,磔鼠谢其严明。”


猜你喜欢

  • 抽丰

    同“打秋风”。明 马佶人《荷花荡》八出:“小生只因会试进京,路过扬州,此间司理,是我座师,政欲抽丰一回,以作进京资斧之计。”《儒林外史》四四回:“哥这番去,若是多抽丰得几十两银子,回来把父亲母亲葬了。

  • 门仞

    源见“夫子墙”。借指师门、学派。唐黄滔《蒋先辈启》之一:“滔自违门仞,寻达家山。拜慈亲而聚族生光,述弘造而一时泣下。盖以生平事业,出自宗师,岂惟特异之恩知,仍契非常之事分。”清陆以湉《冷庐杂识.朱笠亭

  • 名娃金屋

    源见“西施”、“金屋藏娇”。指春秋时吴王为西施建造的馆娃宫。宋吴文英《八声甘州.陪庾幕诸公游灵岩》词:“幻苍厓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

  • 每下愈况

    《庄子.知北游》:“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意谓估量猪之肥瘦,越近猪的脚胫越能显示出它是否真肥。比喻越是从低微的事物上推求,越能看清“道”的真实情况。况,由

  • 尚方凫舄

    源见“王乔凫舄”。指仙人行踪。泛指道士的行踪。元陈旅《送毛真人南还》诗:“左乙象文令虎守,尚方凫舄背人飞。”

  • 吴市倾

    源见“鹤辞吴市”。咏鹤,形容鹤舞姿态优美动人。南朝梁元帝《飞来双白鹤》诗:“紫盖学仙成,能令吴市倾。”

  •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制礼作乐,出兵征伐,由天子来决定。 古代以此作为天下有道的象征。语出《论语.季氏》:“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汉.扬雄《法言.先知》:“礼乐征伐自天

  •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忮( ㄓˋ zhì ):嫉妒。求:贪求。臧:善,好。 不忌刻,不贪婪,为什么会不好?语出《诗.邶风.雄雉》:“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论语.子罕》:“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

  • 氂虱

    源见“精贯虱心”。喻极细微之物。清钱谦益《眼镜篇》:“蝇头趸尾如儿拳,氂虱岂必非轮悬。”【词语氂虱】   汉语大词典:氂虱

  • 酒有别肠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闽.景宗纪》:“帝曰:‘维岳身甚小,何饮酒之多?’左右曰:‘酒有别肠,不必长大。’”酒量大小,本不以身材为准;说“酒有别肠”也并非海量人的肠胃有什么特殊构造。王曦听说周维岳“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