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打鸭惊鸳鸯

打鸭惊鸳鸯

宋.赵令畤《侯鲭录》卷八:“宣城守吕士隆,好缘微罪杖营妓。后乐籍(古指乐户的名籍,也指官妓)中得一客娼名丽华,善歌,有声于江南,士隆眷之。一日复欲杖营妓,妓泣诉曰:‘某不敢避杖,但恐新到某人者不安此耳。’士隆笑而从之。丽华短肥,故梅圣俞(宋.梅尧臣)作《莫打鸭》诗以解之曰:‘莫打鸭,莫打鸭,打鸭惊鸳鸯。鸳鸯新自南池落,不比孤洲老秃鸧。秃鸧尚欲远飞去,何况鸳鸯羽翼长。’(此事见宋.梅尧臣《宛陵集》)”此事又见魏泰《诗歌》。

后用“打鸭惊鸳鸯”常比喻惩甲惊乙,或殃及无辜之意。

宋.李石《扇子》诗:“不为求蛇熏老鼠,翻成打鸭惊鸳鸯。”


连动 比喻惩此而使彼受虚惊。语出《临汉隐居诗话》:“吕士隆知宣州,好以事笞官妓,妓皆欲逃去而未得也。会杭州一妓到,宣,其色艺可取,士隆喜之,留之使不去。一日,群妓复犯小过,士隆又欲笞之,妓泣诉曰:‘某不敢辞罪,但恐杭妓不能安也!’士隆愍而舍之。梅圣俞因作《莫打鸭》一篇曰:‘莫打鸭,打鸭惊鸳鸯;鸳鸯新向池中落,不比孤洲老鸹鸧;鸹鸧尚欲远飞去,何况鸳鸯羽翼荒。’”宋·李石《扇子》:“不为求蛇熏老鼠,翻成~。”△描写受虚惊之语。也作“打鸭惊鸳”。


【词语打鸭惊鸳鸯】  成语:打鸭惊鸳鸯汉语词典:打鸭惊鸳鸯

猜你喜欢

  • 拜衮年

    同“拜衮之岁”。清吴伟业《受明得子柬贺》诗:“曾忝充闾会,俄逢拜衮年。”【词语拜衮年】   汉语大词典:拜衮年

  • 博浪椎

    源见“博浪飞椎”。指张良为替韩国报仇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所用的铁椎。意为抗暴复仇。周亮才《侠士行》:“君不闻秦庭匕首博浪椎,报燕报韩知是谁?”【词语博浪椎】   汉语大词典:博浪椎

  • 狐狸谁问

    源见“张纲埋轮”。意谓连小奸都无人斥整了。清许宗衡《中兴乐.初秋同人登龙树寺》:“十年冠剑独昂藏,古来事事堪伤。狐狸谁问?何况豺狼!蓟门山影茫茫。”

  • 邻里罢社

    魏王修母亲在社日(祭祀土神的日子)亡故,次年社日念母哀泣,感动了邻里,为之停止社祭。《三国志.魏志.王修传》:“年七岁丧母,母以社日亡,来岁邻里社,修感念母,哀甚,邻里闻之,为之罢社。”

  • 绝裾而去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温公(名峤,字太真)初受刘司空(琨)使劝进,母崔氏固驻之,峤绝裾而去。”又《晋书.温峤传》载:温峤受刘琨命,至江南,奉表劝司马睿即位。峤欲将命,母崔氏固止之。峤绝裾

  • 思如涌泉

    形容人的才思敏捷,像涌泉一样不断冒出。又作“思如泉涌”、“思若涌泉”。为唐中宗时宰相李峤对苏颋(tǐng挺)的评价。苏颋,(670-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西)人。武则天时进士及第,袭父

  • 倩离魂

    源见“倩女离魂”。喻离别。宋吴文英《浣溪沙》词:“湖上醉迷西子梦,江头春断倩离魂。”

  • 刻像求贤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武丁即位……梦天赐贤人,胥靡之衣,蒙之而来。且云:‘我,徒也。姓傅名说。天下得我者,岂徒也哉。’武丁寤而推之,曰:‘傅者,相也;说者,欢悦也。天下当有傅我而说民者哉?’明以梦

  • 忘筌忘蹄

    同“忘筌”。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崔秀才》:“君去固自得矣,将无使吾为忘筌忘蹄之人哉!”

  • 子犯有言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子犯以璧授公子(重耳)曰:‘臣负羁线,从君巡于天下,臣之罪甚多矣。臣犹知之,而况君乎?请由此亡。’公子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投其壁于河。”子犯,是晋公子重耳(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