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托栗讽谏

托栗讽谏

指萧韩家奴以炒栗子作讽谏事。萧韩家奴,字休坚,涅剌部人。是中书省长官耶律安抟(tuán团)的孙子。他自幼好学,青年时代曾到南山读书,博览经书史籍,通晓契丹文和汉文。辽圣宗统和十四年(996年)步入仕途。统和二十八年(1010年)为右通进银台小官,掌管南京(今北京城西南)皇家栗子园。辽兴宗重熙(1032年)初年,任同知三司使事。重熙四年(1035年)升为天成军节度使,又调任彰愍(mǐn敏,同悯)宫使。辽兴宗发现他很有才干,称他为诗友。有一次,兴宗从容问他道:“你在外地做事听到了什么稀奇新鲜事吗?”萧韩家奴回答说:“我管栗子园,只知道炒栗子的事:如果小的炒熟了,大的则必然还生;等到大的炒熟了,小栗子就发焦了。只有将大小栗子炒得一样熟,才是比较完美的。此外,我再不知道其他的事了。”因其掌管栗园,故借炒栗子的事讽谏。兴宗听了大笑。

【出典】:

辽史》卷103《文学上·萧韩家奴传》1445、1446页:“萧韩家奴,字休坚,涅刺部人,中书令安抟之孙。少好学,弱冠入南山读书,博览经史,通辽、汉文字。统和十四年始仕。……二十八年,为右通进,典南京栗园。重熙初,同知三司使事。四年,迁天成军节度使,徙彰愍宫使。帝与语,才之,命为诗友。尝从容问曰:‘卿居外有异闻乎?’韩家奴对曰:‘臣惟知炒栗:小者熟,则大者必生;大者熟,则小者必焦。使大小均熟,始为尽美。不知其他。’盖尝掌栗园,故托栗以讽谏。帝大笑。”


猜你喜欢

  • 梁鸿赁庑

    《后汉书.梁鸿传》载:梁鸿(字伯鸾)与妻孟光先隐居齐 鲁之间,后至吴地皋桥,生活无着,“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潜闭著书十余篇”。后遂以“梁鸿赁庑”称贤士在民间下层隐居。清 祁隽藻《题张石

  • 床下龟

    源见“支床龟”。指长寿之物,形容虽老犹健。宋苏轼《次韵钱舍人病起》:“床下龟寒且耐支,杯中蛇去未应衰。”

  • 不知东方之既白

    既:已经。 不知不觉东方已经发出白色的曙光。 形容长夜时间容易消磨。语出宋.苏轼《前赤壁赋》:“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董宏猷《打呼噜》(长江日报》1992年11月2

  • 管宁床

    同“管宁榻”。清叶燮《叠韵答学山侄》:“漂泊未归元亮宅,支离合老管宁床。”

  • 攀梅

    源见“陆凯传情”。指给亲友传信。宋辛弃疾《沁园春.送赵景明知县东归》词:“记我行南浦,送君折柳;君逢驿使,为我攀梅。”

  • 发乎情,止乎礼义

    从自身的真情实感出发,而落脚到礼义教化上。 强调作文须有教育目的,不能只抒发一己的感情。语出《文选.卜商〈毛诗序〉》:“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晋.挚虞《文

  • 太傅金

    源见“疏傅散金”。指俸余的钱。清毛奇龄《冯相公师归后蒙寄诗问讯奉和原韵》之二:“太傅金为留客计,右丞诗重想夫怜。”

  • 黄女持谦

    《尹文子.大道上》:“齐有黄公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词毁之,以为丑恶。丑恶之名远布,年过而一国无聘者。卫有鳏夫,时冒娶之,果国色。然后曰:‘黄公好谦,故毁其子不殊美。’”古时齐国黄

  • 虎踞龙盘

    同“龙盘虎踞”。唐雍陶《河阴新城》诗:“高城新筑压长川,虎踞龙盘气色全。”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并列 形容地势险要。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今胜

  • 剪髻宾筵

    同“剪发待宾”。宋黄庭坚《乐寿县君吕氏挽词》:“剪髻宾筵盛,齐眉妇礼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