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掣肘

掣肘

战国末秦相吕不韦等编《吕氏春秋.具备》:“宓子贱治亶父(又作“单父”),恐鲁君之听谗人,而令己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于鲁君,与之俱至于亶父。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则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辞而请归……鲁君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此事又见汉.刘向《诗序.杂事》。

宓子贱,名叫宓不齐。是孔子的学生,据说他为政很有办法。这里用“从旁掣肘,不得善书”为喻,婉转地讽谕鲁君,不要随意听信谗佞之臣,对他的政务进行干涉。后常以“掣肘”的典故比喻使人做事从旁留难牵制。

唐.姚思廉撰《梁书.贺琛传》:“纵有廉平,郡犹掣肘。”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亶 ( shàn) 父那个地方很落后,国君便派很有才干的宓 ( mì) 子贱 ( 孔子的学生) 去治理。宓子贱只求鲁君派两个小近臣去帮忙,别的什么也不要。到了该地,宓子贱叫那两个国君的近臣每天都写字,不干别的公务。两人每当写字的时候,宓子贱便站在一旁观看,会突然扯动一下写字人的右胳膊。这样,字总写不好,宓子贱便会发脾气。两人心里很害怕,再也不肯写了,便请辞回去了。鲁君知道此情后,顿有所悟,长叹一声说: “宓子贱是在用这种方法提醒我啊! 要你写字,人家却扯你 ‘肘’,字当然写不好了; 我要他办事,我又去扯他 ‘肘’ ( 干扰他) ,事当然办不好了! ”

由于鲁君对宓子贱没有干预、牵制,能放手让他干,亶父终于治理好了。

后世因此有了 “掣肘”( chè zhǒu) 一语,表示干预、牵制之意。肘,上臂与前臂相接而凸起的地方,武汉方言叫做“倒 ( dào) ”拐子。

故事见于 《吕氏春秋·具备》。


【词语掣肘】   汉语词典:掣肘

猜你喜欢

  • 堕岘山泪

    源见“堕泪碑”。谓对有德政的地方官吏的缅怀。唐杜甫《随章留后新亭会送诸君》诗:“已堕岘山泪,因题零雨诗。”

  • 先号后笑

    《易.同人》:“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后以“先号后笑”谓先凶后吉。南朝 梁 刘孝标《辩命论》:“然命体周流,变化非一。或先号后笑,或始吉终凶;或不召自来,或因人以济。”并列 先号啕痛哭

  • 鹭鵷

    源见“鹭序鵷行”。比喻班列整肃有序的朝官。元陈孚《开平即事》诗之一:“金阙觚棱龙虎气,玉阶阊阖鹭鵷班。”

  • 江陵树

    源见“千头木奴”。指千棵柑橘树。唐 刘夷道《伤死奴》诗:“不及江陵树,千秋长作林。”

  • 舞商

    源见“商羊舞”。指下雨的预兆。唐许敬宗《奉和咏雨应诏》:“舞商初赴节,湘燕远迎秋。”【词语舞商】   汉语大词典:舞商

  • 王乔屦

    同“王乔凫舄”。南朝 梁吴均《赠周兴嗣》诗之二:“千里无关梁,安得王乔屦?”【词语王乔屦】   汉语大词典:王乔屦

  • 倚伏

    《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倚,因;伏,藏匿。老子认为,祸与福并非是绝对的,彼此都包含着与自身相对立的因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福可变祸,祸也可变为福。后用为

  • 归鹤

    源见“辽东鹤”。谓不忘故乡的人。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东走穷归鹤,南征尽跕鸢。”【词语归鹤】   汉语大词典:归鹤

  • 中原失鹿

    源见“中原逐鹿”。喻国土沦陷。陈子范《题芜湖白马山》诗:“中原失鹿无人逐,愿借轮蹄日夜驰。”

  • 后果前因

    见“前因后果”。《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这座天,乃是帝释天尊悦意夫人所掌,掌的是古往今来忠臣孝子、义夫节妇的~。”【词语后果前因】  成语:后果前因汉语大词典:后果前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