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掩目捕雀

掩目捕雀

闭着眼睛抓麻雀;用以比喻自欺欺人,难以成功。陈琳(?-217年),字孔障,广陵(今江苏扬州)人。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初从袁绍,后依曹操,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书檄多出其手。东汉末年灵帝时,宦官张让等凭灵帝的宠信,专断朝政,残害忠良,搜掠百姓,史称“十常侍之乱”。灵帝死后,大将军何进和司隶校尉袁绍商议要诛杀十常侍,患太后不从,于是召四方猛将带兵进京,以要挟太后。何进手下的主簿陈琳进谏说:“《易经》上讲:条件不成熟而草率行事,就会徒劳无功。谚语说:闭着眼睛抓麻雀是白费力气的。一些小的事情尚不能以自欺欺人得以实现,何况国家大事怎么能靠欺骗的方法获得成功呢?”何进不听从他的劝告,最后为宦官所杀。

【出典】:

三国志·魏书》《陈琳传》卷21第600页:“琳进曰:‘《易》称〈即鹿无虞〉。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

【例句】:

魏书·出帝纪》:“随以箕敛之重,终纳十倍之征,掩目捕雀,何能过此!” 宋·杨万里《宋故太保魏国公京公墓志铭》:“上又曰:‘不播告书赞,而以告身,亦不可乎?’公曰:‘是掩目捕雀之谓也。’”


偏正 遮住眼睛去捕捉飞雀。比喻自欺欺人,也比喻盲目的做事情。语出《后汉书·何进传》:“主簿陈琳入谏曰:‘《易》称‘即鹿无虞’,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朱子语类》卷72:“谚所谓‘~’,我却不见雀,不知雀却看见我。”△贬义。多用于行事方法方面。→掩耳盗铃 掩鼻偷香。也作“掩眼捕雀”。


【词语掩目捕雀】  成语:掩目捕雀汉语词典:掩目捕雀

猜你喜欢

  • 秦痔

    源见“吮痈舐痔”。指痔疮,痔漏病。宋杨亿《受韶修书述怀感情三十韵》:“秦痔疏杯酒,颜瓢赖半储。”【词语秦痔】   汉语大词典:秦痔

  • 辨而不华,质而不俚

    能言善辩而不流于浮夸,辞语质朴而不至于鄙俗。 多用以形容文章的优美风格。语出《汉书.司马迁传.赞》:“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汉.荀悦《汉纪.武帝纪》:“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

  • 小时聪了

    源见“小时了了,大不必佳”。指儿童才华出众。清唐孙华《英孙》诗:“小时聪了大不然,乃知此语非欺谩。”

  • 舜葬苍梧

    《礼记》卷二《檀弓上》:“舜葬於苍梧之野,盖三妃未之从也。”天子以四海为家,舜南巡而崩,故葬苍梧之野。三妃均不从舜而葬。后因用为咏古代帝后分葬之典。《文选》卷五八谢玄晖《齐敬皇后哀策文》:“陋苍梧之不

  • 温香渠

    晋代石崇所建浴室外之泄水道名“温香渠”。晋代王嘉《拾遗记》:“石崇为四时浴室,引渠水以为池。池中盛百濯香,渍于水中,浴罢泄水于外,水流之所,名温香渠。”【词语温香渠】   汉语大词典:温香渠

  • 报恩环

    同“黄雀环”。唐沈佺期《黄鹤》诗:“明珠世不重,知有报恩环。”

  • 墙东

    《后汉书.逢萌传》:“(王)君公遭乱独不去,侩(注:音:kuài,平合卖买双方的价格)牛自隐。时人谓之曰:‘避世墙东王君公。’”新莽时,北海人王君公遭乱不去,隐于墙东,后以“墙东”比喻隐者的居处。唐.

  • 藜阁火

    源见“青藜照阁”。谓夜读的灯火。清顾贞观《满江红.留别诸昆从》词:“笑我仍分藜阁火,输他便纵琼林辔。”

  • 见兔呼狗

    亦作“见兔放鹰”。见兔而放猎狗去追捕,比喻事犹未晚。汉代刘向《新序.杂事二》:“亡羊而固牢,未为迟;见兔而呼狗,未为晚。”

  • 枘圆凿方

    同“方枘圆凿”。《好逑传》十五回:“不过冥冥中若无作合,则日东月西,何缘相会?枘圆凿方,入于参差。”见“枘凿方圆”。《好逑传》15回:“不过冥冥中若无作合,则日东月西,何缘相会,~,入于参差。”【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