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汲黯传》:“淮南王谋反,惮黯,曰:‘黯好直谏,守节死义;至说公孙弘等,如发蒙耳。’”汉.淮南王(刘长)谋反,但畏惧汲黯直谏不畏死的精神。后因以为咏忠臣威镇诸侯之典。宋.苏轼《苏轼诗集》卷七《和
源见“人琴俱亡”。指亲友亡故。五代齐己《谢孙郎中寄示》诗:“久伤琴丧人亡后,忽有云和雪唱同。”
《列子.汤问》载:周穆王时,有巧匠名偃师。偃师谒见王,问与之同来者何人?对曰:“臣之所造能倡(俳优)者。”“穆王惊视之,趋步俯仰,信人也。巧夫顉其颐,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惟意所适。王
《诗经.小雅.四月》:“滔滔江汉,南国之纪。”东汉.郑玄笺:“江也,汉也,南国之大水,纪理众川,使不壅滞。《诗.小雅.四月》中以长江、汉水为南国之准则。后遂用以指代江、汉,亦可代指南方。唐.李百药《渡
《史记.滑稽列传》:“朔(东方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后用以指向皇帝进呈的长篇奏疏。三千,极言其多。宋苏
源见“乌鹊填桥”。泛指仙桥。唐李邕《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织女桥边乌鹊起,仙人楼上凤凰飞。”
源见“借寇恂”。称颂地方官德政卓著,深受人民爱戴挽留。唐王维《魏郡太守上党苗公德政碑》:“官吏百姓等或守阙乞留,或遮道更借。”
同“握铅抱椠”。清曾国藩《孙芝房侍讲〈刍论〉序》:“以世之多故,握椠之不可以苟,未及事事,而齿发固已衰矣。”【词语握椠】 汉语大词典:握椠
源见“丝萝”。指婚约。清钱泳《履园丛话.以诗存人》:“空负丝萝约,兰闺泪满襟。”
同“执柯”。明高明《琵琶记.官媒议婚》:“红楼此日招凤侣,遣妾每特来执伐,望君家殷勤肯首,早谐结发。”【词语执伐】 汉语大词典:执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