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有眼不识泰山

有眼不识泰山

晋.刘伶《酒德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

长着眼睛却不认识泰山。后因以“有眼不识泰山”用为浅陋无知,认不出有地位有能耐人的典故。

明.施耐庵《水浒》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主谓比喻地位高本领大的人就在眼前却认不出来。语本《文子·九守》:“夫目察秋毫之末者,耳不闻雷霆之声;耳调金玉之声者,目不见太山之形。”太山,即泰山。元·柯丹邱《荆钗记·觅真》:“元来是你令兄,正是~。”△贬义。指人见识浅陋;也用作冒犯或得罪人后向对方赔礼道歉的话。→有眼无珠 有眼无瞳 有眼如盲 有眼不识荆山玉 ↔独具慧眼


解释比喻见闻浅陋,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常用作向对方赔礼道歉,自责礼貌不周或多有冒犯的客套话。

出处水浒传》第二回:“太公起身劝了一杯酒,说道:‘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水浒传》第二回讲,北宋哲宗时,高俅凭借自己球踢得好,结识了端王。哲宗死后,端王继位为皇帝,即宋徽宗。随后,高俅即被徽宗重用为殿帅府太尉,执掌起朝廷大权。王进当时正担任京城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但他父亲以前得罪过浪迹街头时的无赖高俅。高俅掌权以后,马上开始报复王进。王进一看情况不妙,设计骗开两个监守的人,带着老母亲连夜逃走,准备投奔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

逃离东京一月有余,一天,眼看离延安不远了,母子两个一高兴,错过了住宿的地方,于是借宿到了九纹龙史进的家里。由于当晚母亲心痛病发作,王进只好暂时住了下来。有一天,史进正在练武,王进看到后禁不住说:“这棒练得还不错,只是还不算真功夫,赢不了真好汉。”史进不服,坚决要和王进比个高下,却被王进一棒打翻。史进马上跪地拜师,史进的父亲史太公也马上备办酒席,礼请王进母子。席间,史太公起身劝酒,说:“师父本领如此高强,一定是个教头,儿子史进年纪小见识浅,不知道您本领出众。”

后来王进为感谢史太公、史进父子对自己和母亲的照顾,就在史家庄呆了半年,将自己的平生绝学传授给了史进。史进后来入伙梁山泊,成为一百单八条好汉之一。

近义有眼无珠

例句

小熊看见衣着光鲜的人就点头哈腰,看见衣着普通的人就爱理不理一天,祖师爷驾到,却因为穿得不好,被他拒之门外,他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词语有眼不识泰山】  成语:有眼不识泰山汉语词典:有眼不识泰山

猜你喜欢

  • 颜回箪瓢

    源见“箪瓢陋巷”。称美安贫乐道的贤士。唐李瀚《蒙求》诗:“颜回箪瓢,仲蔚蓬蒿。”

  • 东壁图书

    《晋书.天文志上》:“东壁二星,主文章,天下图书之秘府也。星明,王者兴,道术行,国多君子;星失色,大小不同,王者好武,经士不用,图书隐。”后因以“东壁图书”指皇宫藏书。清钱谦益《效欧阳詹玩月诗》:“东

  • 汉王颁露

    参见:五色露

  • 林深则鸟栖

    唐吴兢《贞观政要》:“林深则鸟栖,水广则鱼游,仁义积则物自归之。”林木茂密,则百鸟栖集;国家实行仁义,则万物归依。

  • 星轺

    同“星使”。轺,使者所用之车。元 萨都剌《和马伯庸.除南台中丞时余驰驿远迓至京复改徽政以诗赠别》:“桂殿且留修月斧,银河未许度星轺。”【词语星轺】   汉语大词典:星轺

  • 胡椒八百石

    石即古代之斛(hú胡),为量器,故此典亦称“胡椒八百斛”,“藏椒八百斛”。比喻官吏贪脏枉法,聚敛钱财。典出唐人元载的事迹。元载(?-777年)字公辅,凤翔岐山(今属陕西)人。唐玄宗时,科举及第,授邠州

  • 负薪之议

    负薪:背柴,指地位低微的人。负薪之议,建议人自谦之意,表示自己的意见不值得重视。班固(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人,史学家班彪子,著有名著《汉书》。班固少时即能属文诵诗赋,青年

  • 万签插架

    唐.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唐.李泌字长源,贞元三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累封邺县侯。其家藏书极多,故有“万签插架”之咏。据《邺侯家传》

  • 栖梧

    《庄子.秋水》:“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石不食,非醴泉不饮。”唐.陆德明《经典释文》:“鹓雏,鸾凤之属也。”传说凤凰从南海飞往北海,中途只择梧桐树栖息。后用为咏身居清要之职,或用为

  • 佯僵弃酒

    《战国策.燕策一》:“臣邻家有远为吏者,其妻私人(与人私通)。其夫且归,其私之者(奸夫)忧之。其妻曰:‘公勿忧也,吾已为药酒以待之矣。’后二日,夫至。妻使妾奉卮酒进之。妾知其药酒也,进之则杀主父,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