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机不可失

机不可失

机:时机、机会。形容机会难得,不能错过。范晔(398-445年),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南)人。少好学,博涉经史,善为文章,年十七,为彭城王义康冠军参军。后由于在彭城太妃死时,喝酒并听挽歌以为乐,贬为宣城(今安徽宣城)太守。郁郁不得志,于是删节众家史书,写成《后汉书》。后升为左卫将军,太子詹事,掌管禁旅,参与机要。范晔出身大族,门胄显华,常想与皇族结姻亲,而朝廷始终不答应,因而心怀不满,彭城王义康的心腹想拥戴义康为帝,便拉拢范晔,又联合徐湛之,萧思话,臧质等人。元嘉二十二年九月,打算趁衡阳王义季,右将军南平王铄率兵出镇时起事,但发生差错没能采取行动。十一月,徐湛之上表告发,表中说:“我与范晔,本无故情,只是办事之处相邻,他屡次来见我,才开始交往。数年来,范晔心怀险恶,常抱怨不得任遇,诽谤朝廷,攻击百官。近来,孔熙先纠合不逞之徒,想重立君上。因为我过去曾受义康的恩惠,所以来引诱我。说现在人心思乱,正是大好时机,不能错过,并说这些在天象纬书上都有预兆。”范晔等人被处死。

【出典】:

宋书》卷69《范晔传》1825页:“以臣昔蒙义康接盼,又去岁群小为臣妄生风尘,谓必嫌惧,深见劝诱。兼云人情乐乱,机不可失,谶纬天文,并有征验。”

【例句】:

宋史·韩世忠传》:“金人废刘豫,中原震动,世忠谓机不可失,请全师北讨,招纳归附,为恢复计。”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他觉得机不可失,他们商量趁这劲头上把钱文贵叫出来。”


主谓 机会不要错过。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夫功者以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耿可员《孙中山与宋庆龄》5场:“~,这正是革命力量重新振兴之时。”△用于写人的机遇。→不失时机 ↔操刀不割


【词语机不可失】  成语:机不可失汉语词典:机不可失

猜你喜欢

  • 蓬头垢面

    蓬,蓬松、散乱。垢,污秽。形容头发蓬乱,面孔肮脏。源于北魏封轨。封轨,字广度,渤海(今河北南皮)人,沉稳好学,博通经传。官拜著作郎、国子博士、廷尉少卿,为官方正。一次,在他家乡渤海任过太守的崔休有事私

  • 刍言

    山乡村民的言论,常作自己言论的谦辞。也说成“刍议”。《诗.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刍荛:割柴草的人。《旧唐书.李绛传》:“陛下不废刍言,则端士贤臣必当自效。”【词语刍言】   汉语大词典:

  • 洗手奉职

    比喻廉洁无私。唐代韩愈《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建中四年,侍郎赵赞为度支使,荐公为监察御史,主馈给渭桥以东军,洗手奉职,不以一钱假人。贼平,有司考核,群吏多坐贬,独公以清苦能检伤无漏失,迁河

  • 明经

    通晓经术。《汉书.平当传》:“以明经为博士。”唐代科举制度中有明经科,主要考试经义。《新唐书.选举志》记唐代取士之科,有明经:“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

  • 罢社

    《三国志.蜀书.王修传》:“王修字叔治,北海营陵(今山东省昌乐东北)人也。年七岁丧母。母以社日(祭社神之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叫春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叫秋社,社神乃司土地之神。社日举行祭神的活动,是为祈

  • 汾水游

    《庄子.逍遥游》:“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后以“汾水游”形容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南朝 宋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昔闻汾水游,今见尘外镳。”【

  • 文过饰非

    文:掩盖。过:过失。饰:掩饰。非:错误。指用虚假好听的言词来掩饰过失和错误。 陈庆镛(?-1858年),字颂南,晋江(今福建泉州市)人。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选庶吉士(练习办事),累升至御史,

  •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桃花扇:歌舞时用的扇子。 舞个不停,使高挂在柳梢上的月亮逐渐低沉下去;歌唱不已,使桃花扇里的风吹拂无余。 形容狂歌艳舞,彻夜不停。语出宋.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

  • 和雾隐

    源见“南山雾豹”。喻隐居避世。明李东阳《再答方石》诗:“身计只应和雾隐,诗情敢作上天狂。”

  • 鹭鵷

    源见“鹭序鵷行”。比喻班列整肃有序的朝官。元陈孚《开平即事》诗之一:“金阙觚棱龙虎气,玉阶阊阖鹭鵷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