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杀彘教子

杀彘教子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汝)还,顾反(返)为女杀彘。’妻适市来(适,往;适市来,往市归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曾参教子有方,“杀彘”就是一例。他懂得身教胜于言教,从心理上说,儿童天真纯洁,他们总是把大人的特别是父母的言行,作为榜样,因此父母在孩子面前,不能言而无信,以免使孩子的心灵受到摧残;其次,孩子思想幼稚,性格单纯,他们不可能像大人一样去理解成人的话的真正用意,往往表现出单纯、认真,为了不欺骗孩子,也不使孩子养成欺骗的习惯,曾子便把彘杀了,烹熟给孩子吃。后以此用为重视子教的典故。


连动 彘,猪。父母教育子女,首先自己要说话诚实。故事来源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汝)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可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彘,不读作zhū。△褒义。用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方面。→言必信 ↔弄虚作假 弥天大谎


【词语杀彘教子】  成语:杀彘教子汉语词典:杀彘教子

猜你喜欢

  • 剡水舟回

    同“剡曲兴尽”。元于立《寄卢益修》诗:“剡水舟回应载雪,山阴帖在可笼鹅。”

  • 伏龙高卧

    同“南阳高卧”。明杨慎《六州歌头.吊诸葛》词:“伏龙高卧,三顾起隆中。割宇宙,分星宿;借江东,祝春风。”

  • 清比圣

    源见“中圣人”。谓把清酒比为圣人。唐李白《月下独酌》诗之二:“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 阿奴火攻

    《世说新语.雅量》:“周仲智(晋.周?弟,名嵩)饮酒醉,瞋目还,面谓伯仁(周?字)曰:‘君才不如弟,而横得重名。’须臾,举蜡烛火掷伯仁,伯仁笑曰:‘阿奴火攻,固出下策耳。’”晋周嵩一日醉归,瞪着眼睛对

  • 暗香疏影

    宋.林逋(林和靖)山园小梅诗之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千古传为咏梅佳句。林诗原描写梅花的香味与姿态,后“暗香疏影”遂为梅花的代词。亦作“疏影暗香”。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四回:“两个

  • 吹箫伴侣

    源见“乘鸾”。指情郎或佳偶。元 陈克明《粉蝶儿.怨别》套曲:“今宵有梦归何处,那里也吹箫伴侣。”

  •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大任:重大使命。是:这。 天将要把重大任务加到某人身上,就一定先要苦恼他的心意,劳动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为都不能如意。 表示人必须经过痛苦磨练,才能担负重任。语出《孟子

  • 银河驾鹊

    源见“乌鹊填桥”。谓银河上鹊桥已架。白炎《游仙》诗之八:“珠海骑鲸凌月上,银河驾鹊落星边。”

  • 直兄

    指竹杖。宋代陶榖《清异录.木.园通居士》:“比丘海光住庐山石虎庵,夜梦人长身清瘦而斑衣,言合身为庵中供养具。俄窗外竹生一箨,花紫箨如梦之衣。既成竹,用为柱杖,曰直兄。”箨( ㄊㄨㄛˋ tuò 拓)

  • 伯龙鬼笑

    源见“鬼笑穷”。形容贫困无奈。清 丘逢甲《重阳前数日风雨忽集慨然有悲秋之意》诗:“伯龙鬼笑谋何拙,洗马人言意始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