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枕中丹

枕中丹

同“枕中鸿宝”。《冷眼观》二四回:“若是文思迟钝的人,也不用念什么《文昌宝录》,服什么孔圣枕中丹。”


【词语枕中丹】   汉语词典:枕中丹

猜你喜欢

  • 剑履上殿

    《后汉书.董卓传》:“寻进卓为相国,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谓经帝王特许,重臣上朝时可以不解剑、不脱履,表示殊荣。主谓 帝王特准大臣挂着剑、穿着鞋走上殿堂。形容对其待遇特别优厚。《史记·萧相国世家》:“

  • 大而化之

    原指以大道化服天下,后则形容为事当举其概要,不宜琐细、具体。齐人浩生不害问孟子,乐正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孟子回答道,他是个好人,是个实在的人。浩生不害又问,什么叫作好?什么叫作实在?孟子回答道,一个人使

  • 杂佩酬

    《诗经.郑风.女曰鸡鸣》:“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杂佩,古人腰间佩带的珠玉。以上所引为《女曰鸡鸣》的末章,此是猎户的妻子为结丈夫的欢心,愿将杂佩赠送

  • 潘兴

    同“潘安秋兴”。唐刘言史《立秋日》诗:“才薄无潘兴,便便昼偃庐。”

  • 焚膏

    同“焚膏继晷”。清钮琇《觚賸.自怡编序》:“焚膏检较《涑水》、《通鉴》。”【词语焚膏】   汉语大词典:焚膏

  • 庞公藏

    同“庞公采药”。唐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刘表虽遗恨,庞公至死藏。”

  • 三思

    再三思考。《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刘宝楠正义:“三思者,言思之多,能审慎也。”季文子:鲁国大夫,谥曰文。后因谓事情须经过再三考虑叫“三思而行”。【词语三思】   汉语大词典:三思

  • 弃余鱼

    《淮南子.齐俗训》:“趋舍相非,嗜欲相反而各乐其务,将谁使正之?曾子曰:‘击舟水中,鸟闻之而高翔,鱼闻之而渊藏,故所趋各异而皆得所便。故惠子从车百乘,以过孟诸,庄子见之,弃其余鱼。’”惠施从车百乘而过

  • 同石友

    同“同归”。清钱谦益《和东坡西台诗韵》之三:“并命何当同石友,呼囚谁与报章妻?”

  • 朔望

    农历每月的初一与十五。按封建礼制,这两天都要向父母请安问好。《汉书.外戚传下》:“其孝东宫,母阙朔望。”唐代颜师古注:“东宫,太后所属也。朔望,朝谒之礼也。”《后汉书.岑彭传》:“有诏过家上冢,大长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