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桀犬吠尧

桀犬吠尧

战国策.齐策六》:“貂勃(战国齐处士)尝恶田单,曰:‘安平君(齐襄王封田单为安平君),小人也。’安平君闻之,故为酒而召貂勃,曰:‘单何以得罪于先生,故常见誉于朝?’貂勃曰:‘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汉.邹阳《狱中上梁孝王书》:“桀之犬可使吠尧,跖之客可使刺由。”

“桀犬吠尧”、“跖狗吠尧”都是设喻之辞,并非实指其事。桀、跖、尧本不是同时代人。说“桀犬可使吠尧”,“跖客可使刺由”,意思是说主人的恩情一厚,士便能效死相报。后因以“吠尧”、“桀犬吠尧”比喻走狗恶徒仗势欺侮良善,谩骂攻击好人。

郭沫若《满江红》词:“桀犬吠尧堪笑止,泥牛入海无消息。”


主谓 相传桀是夏代暴君,尧是远古贤君。桀狗朝着尧乱叫。比喻坏人攻击好人。也比喻各为其主。语本《战国策·齐策六》:“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郭沫若《满江红》:“~堪笑止,泥牛入海无消息。”△贬义。一般用作各为其主向他人攻击。→各为其主 狗吠非主 ↔有奶便是娘


【典源】《汉书·邹阳传》:“ (邹阳)乃从狱中上书曰:‘……今人主诚能去骄傲之心,怀可报之意,披心腹,见情素,堕肝胆,施德厚,终与之穷达,无爱于士,则桀之犬可使吠尧,跖之客可使刺由,何况因万乘之权,假圣王之资乎!’”

【今译】 汉代邹阳为梁者王宾客,因谗下狱。在狱中邹阳上书梁王以表白心迹,其中说:“如您确能克服傲慢而虚心下士,与士人推心置腹,以诚相待,披肝沥胆,施以恩德,不管处于顺境逆境,都同忧患,共安乐,对士人无所吝惜,那么夏桀的狗也可让它向尧狂吠,盗跖的门人也可让他刺杀许由,无论善恶,只知为主人效忠,更何况您握有一国权柄,凭借着君王的威望呢!”

【释义】 后以此典比喻一心为主子效命; 或各为其主。

【典形】吠尧之犬、桀犬吠尧。

【示例】

〔吠尧之犬〕 唐·王维《大唐故临汝郡太守韦公神道碑铭》:“吠尧之犬,驱彼六骡; 凭武之狐,犹威百兽。”

〔桀犬吠尧〕 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桀犬尚吠尧,匈奴笑千秋。”


【词语桀犬吠尧】  成语:桀犬吠尧汉语词典:桀犬吠尧

猜你喜欢

  • 兔华

    同“兔魄”。清陈维崧《水调歌头.汾西侯仲辂示我九日纪梦词二阕依韵奉和》词:“天上兔华满,只照别家圆。”【词语兔华】   汉语大词典:兔华

  • 廉石

    同“郁林石”。清钱谦益《陈大绶父时霖加赠中宪大夫大仆寺少卿制》:“环堵萧然,坐客之寒毡未改;门庭寂若,传家之廉石犹新。”【词语廉石】   汉语大词典:廉石

  • 悲叹似杨朱

    源见“杨朱泣歧路”。指为复杂坎坷的人生道路感到迷惘而忧伤。唐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诗:“爱憎防杜挚,悲叹似杨朱。”

  • 斫桐与啭喉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李汧(音qiān)公(李勉)雅好琴,常斫桐,又取漆桶为之,多至数百张,求者与之。有绝代者,一名‘响泉’,一名‘韵磬’,自宝于家。”后因以“斫桐”指代名琴手,以“响泉”“韵磬

  • 相看烛影

    唐杜甫《羌村三首》诗之一:“妻拏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后因以“相看烛影”感慨时移世变,寄亡国之悲。宋张炎《月下笛.孤游万竹山中闲门落叶愁思黯然因动黍离

  • 冬爱

    源见“赵日”。比喻仁爱慈惠。南朝 宋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踌躇冬爱,怊怅秋晖。”【词语冬爱】   汉语大词典:冬爱

  • 一概而论

    同“一概量”。晋王羲之《自序草书势》:“百体千形而呈其巧,岂可一概而论哉?”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十章三:“然而天下事,却也未可机械地一概而论。”偏正 概,量米等粮食时刮平斗斛的器具。一概,一律。指对

  • 江橘千头

    同“千头木奴”。宋黄庭坚《和师厚效居》:“江橘千头供岁计,秋蛙一部洗朝酲。”

  • 埋血苌弘

    源见“苌弘化碧”。指含恨而死的烈士。柳亚子《“五四”感怀》诗:“红潮赤帜忍轻忘,埋血苌弘碧未黄。”

  • 有教无类

    意即不分贵贱贤愚,也不分地区族类,所有人都可以作为教育对象。这是孔子的教育口号。他说,对于前来求学者,只要交纳学费,是没有贵贱贤愚、地区种族的区别的。【出典】:《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