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病入膏肓”。借指良医之药。宋陆游《卧病累日羸甚偶复小健戏作》:“病忽迨旬日,衰如增十年。难求秦 缓药,空负宋清钱。”
《晋书.王濬传》载:晋将王濬自成都发兵顺长江东下灭吴。吴人于江中险滩要害处用铁锁链横截其船,以抵挡敌军进犯。但终被王濬用火攻破,铁锁断沉,军船无阻,很快到达吴都,吴遂亡。后以“铁锁横江”形容严加防卫。
托人转达话语.《汉书.赵广汉传》:“界上亭长寄声谢我。”【词语寄声】 汉语大词典:寄声
源见“木雁”。喻无才遭祸。宋苏轼《棕笋》诗:“问君何事食木鱼,烹不能鸣固其理。”见“雁默先烹”。宋·苏轼《笋》:“问君何事食木鱼,~固其理。”
同“步邯郸”。唐温庭筠《上学士舍人启》:“步类寿陵,文渐涣水。”
见“旷古绝伦”。《慈禧太后演义》4回:“宏敞壮丽,~。”【词语旷古无两】 成语:旷古无两汉语大词典:旷古无两
《逸周书.度邑》曰:“维王克殷,乃永叹曰:‘呜呼不淑(善也),充天之对。’自鹿至于丘中,具明不寝。”(转引自《文选》卷四六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注)鹿丘,即殷都城朝歌的鹿台与糟丘,是纣王当年享乐之地
同“漱石枕流”。清顾炎武《复迟明府书》:“自从壮岁,便绝意于乘轩;况此暮年,益耽情于漱石。”【词语漱石】 汉语大词典:漱石
源见“溺儒冠”。指凌辱儒生。金王若虚《君事实辨上》:“彼其傲慢凌侮,每每如是,人皆知之矣。溺冠骑项,靡所不至。”清唐孙华《记里中事》诗之二:“书牍人方尊狱吏,溺冠世久厌儒生。”【词语溺冠】 汉语大
同“衒玉自售”。《后汉书.李云传论》:“曷其绞讦摩上,以衒沽成名哉?”晋葛洪《抱朴子.安贫》:“耻诡遇以干禄,羞衒沽以要荣。”【词语衒沽】 汉语大词典:衒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