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可谈风月
只限于谈论风月,不能淡及公事,原是推辞别人请托的托辞。《南史.徐勉传》:徐勉为吏部尚书,“尝与门人夜集,客有虞皓求詹事五官。勉正色答云:‘今夕止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故时人服其无私。”止:同“只”。
只限于谈论风月,不能淡及公事,原是推辞别人请托的托辞。《南史.徐勉传》:徐勉为吏部尚书,“尝与门人夜集,客有虞皓求詹事五官。勉正色答云:‘今夕止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故时人服其无私。”止:同“只”。
嘉:乐,喜欢。斯:代词。一作“兹”,“其”。宠荣:特指皇帝所给予的恩宠和光荣。 死者鬼魂如有灵验,应为皇上给的这些恩宠和光荣而感到快乐。 古代帝王褒恤死者诏书中的结尾套语。语出《后汉书.梁统传.附
参见:尺帛之谏
汉代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若尧、舜、禹、汤、文、武之君,获稷、契、皋陶、伊尹、吕望之臣,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章:通“彰”。本谓主明臣贤,相互配合。相互协助,成绩就更加显著。后亦
源见“郢匠挥斤”。请人修改诗文的敬词。清颜光敏《与曹禾书》:“小词成之数日……幸斧正是荷。”鲁迅《书信集.致增田涉》:“《中国小说史》序文呈上……祈大加斧正。”“斧正”是请人修改自己文章的客气话。“斧
源见“斗酒只鸡”。谓不忘旧情,追悼亡友。宋苏轼《谢贾朝奉启》:“过而下马,空瞻董相之陵;酹以只鸡,谁副桥公之约?”
同“弹铗悲歌”。明周履靖《锦笺记.联姻》:“弹铗长歌怀鲂鲤,姻连仰赖邢姨。”
同“唾面自干”。宋陆游《自规》诗:“转喉畏或触,唾面敢自拭?”
比喻政治混乱如同风刮杂草。《逸周书.大聚解》:“维武王胜殷,抚国绥民,乃观于殷政,告周公旦曰:‘鸣呼,殷政总总若风草,有所绩,有所虚,和此如何?’”总总:乱的样子。
《礼记.王制》:“刑人于市,与众弃之。”本指受刑罚的人皆在市头示众,民众共同鄙弃之,后以“弃市”专指死刑。《汉书.景帝记》:“〔中元〕二年春二月……改磔曰弃市,勿复磔。”颜师古注:“磔,谓张其尸也。弃
同“薜萝”。元倪瓒《寄张贞居》诗:“苍藓浑封麋鹿径,白云新补薜萝衣。”【词语薜萝衣】 汉语大词典:薜萝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