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绛帐”。指在纱帐中传经授徒。唐元稹《送东川马逢侍御使回》诗:“南郡传纱帐,东方让锦袍。”
同“得心应手”。明吴承恩《寿王可斋七帙障词》:“得手应心,奚事揣摩之计;入经出传,耻为孟浪之谈。”明李贽《读史.琴赋》:“故蔡邕闻弦而知杀心,钟子听弦而知流水,师旷听弦而识南风之不竞,盖自然之道,得手
同“白头吟”。宋 吕渭老《水龙吟.寄竹西》词:“闻道相如病渴,念文君、《白头》新句。”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认为,即使有离娄明亮的目力,有公输子那样灵巧的技术,如
比喻生命之短暂。《列子.天瑞》:“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而吾得为人,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矣,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
同“分茅列土”。元郑光祖《三战吕布》一折:“军前累立功劳大,列土分茅受大封。”见“分茅裂土”。元·郑光祖《三战吕布》1折:“军前累立功劳大,~受大封。”【词语列土分茅】 成语:列土分茅汉语大词典:列
《孔子家语.六本》:“小棰则过,大杖则逃走。”是说轻打就忍受,重打则逃走。认为这就是子女在受到父母惩罚时应有的态度,以示孝顺。后因以“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作为子女对父母惩罚时应持态度之典故。《隋唐演义
同“向平之愿”。清赵翼《季女出嫁》诗:“恰了向平愿,应偿五岳缘。”【词语向平愿】 汉语大词典:向平愿
源见“辽东鹤”。指久游后归乡的人。清袁枚《过葵巷旧宅》诗:“儿时老屋喜重经,邻叟都疑客姓丁。”
《三国志.诸葛亮传》“诸葛孔明者,卧龙也”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襄阳记》:“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又《庞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