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沉浮

沉浮

源见“致书邮”。指书信半途被毁之虞。明高启《寄家书》诗:“底事乡书累自修,路长惟恐有沉浮。”


【词语沉浮】   汉语词典:沉浮

猜你喜欢

  • 擿植索涂

    见“擿埴索涂”【词语擿植索涂】  成语:擿植索涂汉语大词典:擿植索涂

  • 开口告人难

    见〔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

  • 指佞草

    晋人张华《博物志》卷三:“尧时有屈佚草,生于庭,佞人入朝,则屈而指之,一名指佞草。”传说帝尧时,有一种草,能区分忠直或奸佞。奸臣上朝,此草能弯曲指向他。后遂借指忠臣反对奸佞之典。唐.古之奇《秦人谣》:

  • 蚕头燕尾

    《宣和书谱.颜真卿》:“惟其忠贯白曰,识高天下,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后之俗学,乃求其形似之末,以谓蚕头燕尾,仅乃得之;曾不知以锥画沙之妙,其心通而性得者,非可以糟粕议之也。”蚕头燕尾是

  • 涉厉

    《诗.邶风.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厉,连衣涉水。后因以“涉厉”指涉水。明夏完淳《艳歌行》:“河水何汤汤,褰衣谁涉厉?”【词语涉厉】   汉语大词典:涉厉

  • 贯城

    同“贯索”。清周亮工《羁室中客因予客岁可怜明日又清明之句为数绝句予复用原韵》:“天鸡尽夜有高声,一曜新开古贯城;不识春光何地是,锒铛影里拜清明。”【词语贯城】   汉语大词典:贯城

  • 缁涅

    源见“磨而不磷,涅而不缁”。比喻浊世的影响或不良的品质。南朝 宋刘铄《过历山湛长史草堂》诗:“伊余久缁涅,复得味苦淡。愿逐安期生,於焉惬高枕。”【词语缁涅】   汉语大词典:缁涅

  • 赤丁子

    宋.曾慥《类说》卷一三引《北户录》:“洛阳牟颖,郊外葬一骷髅,梦一人来谢云:‘我本强寇,为同辈见害。感公掩藏,愿阴护公。若有急,但呼赤丁子,即至矣。’后数有应验。”《佩文韵府》卷二四下“青韵”“赤丁”

  • 鸿信

    源见“雁足书”。指书信。清黄景仁《寄维衍》诗:“苦忆梅花寻庙市,且随鸿信到江城。”【词语鸿信】   汉语大词典:鸿信

  • 人镜芙蓉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二“支诺皋中”:“相国李固言,元和六年(元和,唐宪宗年号,元和六年为公元八一一年),下第游蜀,遇一老姥,言:‘郎君明年芙蓉镜下及第。后二纪(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拜相,当镇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