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达生》:“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成玄英疏:“鐻者,乐器,似夹钟,亦言鐻似虎形,刻木为之。”后因以“削鐻”称扬做事神志专注的典实。宋刘子翚《临池歌序》:“‘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梓
源见“汉官仪”。指传统旧制。比喻帝室中兴,国土重光。南朝 宋谢朓《始出尚书省》诗:“还睹司隶章,复见东都礼。”唐杜甫《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诗之二:“司隶章初睹,南阳气已新。”【词语司隶章】 汉
同“沧海桑田”。唐韩偓《六月十七日召对自辰及申方归本院》诗:“坐久忽疑槎犯斗,归来兼恐海生桑。”
同“随唱”。清 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丽品》:“兹闻倡随相得,笔耕针耨,称嘉耦焉。”【词语倡随】 汉语大词典:倡随
《楚辞.大招》:“魂乎无北!北有寒山,逴龙赩只。”东汉.王逸注:“连龙,山名也。赩,赤色,无草木貌也。言北方有常寒之山,阴不见日,名曰逴龙。其土赤色,不生草木。”《文选》卷三十一南朝宋.鲍明远(照)《
源见“和氏之璧”。借指识才之士。晋葛洪《抱朴子.塞难》:“夫见玉而指之曰石,非玉之不真也,待和氏而后识焉。”亦借指美玉。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晁采琬琰,和氏出焉。”汉扬雄《甘泉赋》:“前殿崔巍兮,和
同“求凰”。清黄遵宪《岁暮怀人诗》:“十七年来又悼亡,续弦仍复谱《求皇》。”【词语求皇】 汉语大词典:求皇
同“三握发”。清毛奇龄《青云辞奉呈益都相公书事》诗:“杜陵果惬万间志,姬旦岂徒三握传。”
《韩非子.内储说下》:“文公(晋文公,重耳)之时,宰臣上炙而发绕之,文公召宰人而谯(谯,谴责。《艺文类聚》引作诮)之曰:‘女(汝)欲寡人之哽邪?奚为以发绕炙?’宰人顿首再拜请曰:‘臣有死罪三:援砺砥刀
同“齐东野语”。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康熙十四年,西洋贡狮,馆阁前辈多有赋咏。相传不久即逸去,其行如风,巳刻绝锁,午刻即出嘉峪关。此齐东语也。”【词语齐东语】 汉语大词典:齐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