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济河焚舟

济河焚舟

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晋人不出。遂自茅津济,封殽尸而还。遂霸西戎,用孟明也。”此典又见《史记.秦本纪》。

公元前六二七年夏四月,秦穆公率军伐郑,在灭滑回师的路上,被晋军击败。公元前六二五年春二月,秦派孟明兴兵伐晋,以报殽山之仇。晋又于彭衙大败秦军。第二年,秦穆公仍以孟明为将,率师出蒲津关,渡过黄河后,下令将船全部焚毁,以示决心,攻破王官城,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晋襄公四境坚守,不与秦交战。秦军只得自茅津渡河,收掩阵亡将士尸骨,追悼亡灵而还。后因以“济河焚舟”为有进无退,誓死而战的典故。

世说新语.言语》:“若文度来,我以偏师待之;康伯来,济河焚舟。”


连动 渡过河后将船烧掉。形容不留余地而决死一战。语出《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若文度来,我以偏师待之,康伯来,~。”※济,不读作jǐ。△常用于写人的有进无退的决心。→破釜沉舟


【词语济河焚舟】  成语:济河焚舟汉语词典:济河焚舟

猜你喜欢

  • 甘馨之费

    唐代白居易《谢官状》:“况于官禄之间,岂敢有所选择。但以位卑俸薄,家贫亲老,养阙甘馨之费,病乏药石之资,人子之心,有所不足。”阙:通“缺”。旧以“甘馨之费”为奉养父母的费用。偏正 供养父母的费用。唐·

  • 之乎者也

    宋.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中:“太祖皇帝(赵匡胤)将展(展据它本改)外城,幸朱雀门,亲自规画,独赵韩王普(赵普字则平,宋时蓟人)时从幸。上指门额问普曰:‘何不祇书朱雀门,须著‘之’字安用?’普对曰:‘语

  • 匪他

    《诗.小雅.頍弁》:“岂伊异人,兄弟匪他。”《诗经》中《頍弁》篇咏兄弟关系,不是外人,是手足之情,非他人所能比拟。后遂用为咏兄弟之典。唐.杜甫《湖中送敬十使君适广陵》诗:“几年一会面,今日复悲歌。少壮

  • 昼锦还

    同“昼锦荣归”。唐钱起《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诗:“名与玄珠出,乡宜昼锦还。”

  • 汤网

    源见“网开三面”。泛言刑政宽大。唐刘禹锡《上杜司徒启》:“汤网虽疏,久而犹挂。”【词语汤网】   汉语大词典:汤网

  • 鲛绡

    源见“鲛人泣珠”。传说中鲛人所织的绡。借指薄绢,轻纱。宋周弼《二郎神.西施浣纱碛》词:“剪断鲛绡何人续,黯梦想、秋江风冷。”明 高东嘉《泣颜回.春游》套曲:“见游人往来,贪欢笑,舞鲛绡,闹咳咳笑高。”

  • 驹儿隙

    源见“白驹过隙”。喻迅速而短暂的人生。《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有分去驹儿隙内,受人间之劳碌。”

  • 手画军图

    手画军图:在地面上画出战场地形图。西汉大司马张安世的长子张千秋和大将军霍光的儿子霍禹都是中郎将。他俩各率本部人马随度辽将军范明友攻打北方的乌桓(古代东胡族的一支,在今河北、辽宁一带)。战事结束,部队返

  • 侏儒

    源见“索米长安”。借指庸碌小人。清钱谦益《送郭中书赵督师袁公幕》诗:“丈夫九尺身,岂肯随侏儒。”【词语侏儒】   汉语大词典:侏儒

  • 昭阳殿

    昭阳殿是汉武帝时建造的后宫中的宫殿之一。汉成帝时,皇后赵飞燕恃宠而骄,曾居昭阳殿。昭阳殿装修极为奢华,其规格标准远远超过任何一个后宫。后世以此为典,泛指得宠后妃所居之所。【出典】:《汉书》卷97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