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湘灵鼓瑟

湘灵鼓瑟

战国楚.屈原《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唐.李贤注:“湘灵,舜妃,溺于湘水,为湘夫人。”

原是说让传说中的湘水之神弹奏瑟。后用为典故,借喻美妙动人的艺术作品或高雅的艺术境界,唐诗中又用以表现悲思。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钱起》:“起字仲文,……及就试粉闱,诗题乃《湘灵鼓瑟》。”

唐.顾况《义川公主挽词》:“弄玉吹箫后,湘灵鼓瑟时。”


【典源】《楚辞》屈原《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另屈原《九歌》有“湘君”、“湘夫人”二歌。汉·刘向《列女传》:“有虞二妃者,帝尧之二女也。长娥皇,次女英。……天下称二妃聪明贞仁,舜陟方,死于苍梧,号曰重华。二妃死于江湘之间,俗谓之湘君。”《后汉书·张衡传》注引《列女传》,未作“俗谓之湘君、湘夫人也。”唐·韩愈《黄陵庙碑》:“尧之长女娥皇,为舜正妃,故曰君。其二女女英,自宜降曰夫人也。故《九歌》辞谓娥皇为君,谓女英帝子。”

【今译】 唐尧的两个女儿,长名娥皇,次名女英,嫁给虞舜,为他的两个妃子。舜巡察南方,死于苍梧,娥皇、女英赶去,思念痛哭,后来也死于江湘之间。传说二妃死后为水神,一为湘君,一为湘夫人。屈原《远游》 中有“湘灵鼓瑟”之句,即为对二妃的描写。参见 〖舜妃啼竹〗。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女子弹奏乐器; 或用以咏湘江风物。

【典形】 帝女弦、抚瑟、鼓瑟、鼓瑟湘灵、琴怨、舜琴、湘妃瑶瑟、湘灵、湘灵鼓瑟、湘灵瑟、湘灵五十弦、湘瑟、湘弦、潇湘夜瑟、瑶瑟怨、幽瑟、湘娥鼓瑟、湘皋闻瑟、湘灵沉怨、湘妃鼓瑟、鼓瑟妃、湘女瑟、感湘灵、鼓瑟人、吊湘灵。

【示例】

〔帝女弦〕 明 · 陈子龙 《秋暮》 之一:“愁绝潇湘路,又弹帝女弦。”

〔抚瑟〕 宋·张孝祥《水调歌头·泛湘江》:“湘妃起舞一笑,抚瑟奏清商。”

〔鼓瑟〕 唐·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鼓瑟至今悲帝子,曳裾何处觅王门?”

〔鼓瑟湘灵〕 元·范康《陈季卿悟道竹叶舟》:“莫是燃犀温峤江心里走? 莫是鼓瑟湘灵水面上游?”

〔琴怨〕 宋·钱惟演《再赋》:“琴怨来湘甫,鸿惊近洛川。”

〔舜琴〕 唐·韦庄《悼亡姬》:“湘江水阔苍梧远,何处相思弄舜琴。”

〔湘妃瑶瑟〕 金·王特起《喜迁莺·题郝仙女庙壁》:“汉女菱歌,湘妃瑶瑟,香动倚云层殿。”

〔湘灵〕 宋·姜夔《湘月》:“谁解唤起湘灵?烟鬟雾鬓,理哀弦鸿阵。”

〔湘灵鼓瑟〕 唐·顾况《义川公主挽词》:“弄玉吹箫后,湘灵鼓瑟时。”

〔湘灵瑟〕 明·张邦伊《沈嘉则有三楚之游》:“停舟夜听湘灵瑟,倚阁高搴鄂渚云。”

〔湘瑟〕 唐·李商隐《银河吹笙》:“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萧自有情。”

〔湘弦〕 宋·张孝祥《句曲》:“宜呈楚舞,再鼓湘弦,上悦台颜,后部献曲。”

〔潇湘夜瑟〕 唐· 崔仲容 《赠歌姬》:“潇湘夜瑟怨犹在,巫峡晓云愁不飞。”

〔瑶瑟怨〕 唐·刘禹锡《潇湘神》之二:“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幽瑟〕 宋·范成大《连日风作洞庭不可渡》:“慷慨悲歌续楚些,仿佛幽瑟迎湘灵。”


【词语湘灵鼓瑟】  成语:湘灵鼓瑟汉语词典:湘灵鼓瑟

猜你喜欢

  • 张仲蔚

    源见“仲蔚蓬蒿”。借指隐居贫士。唐 李元操《和从叔禄愔元日早朝》:“谁怜张仲蔚,日暮反蒿莱。”

  • 翟公门巷

    同“翟公之门”。清赵翼《感事》诗:“邹忌妻孥工媚语,翟公门巷见交情。”

  • 争逐鹿

    源见“中原逐鹿”。喻争夺天下。宋林景熙《项羽里》诗:“百二势倾争逐鹿,八千兵散独乘骓。”

  • 端午

    阴历五月初五。本称“端五”。端:初。又称“端阳”、“重五”、“重午”。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师旷占曰:岁多病,则艾先生

  • 红娘

    典出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红娘是崔相国女莺莺小姐的侍女,是剧本中刻画的重要人物之一。《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此书写书生张珙赴京赶考,在蒲东普救寺巧遇随母扶柩赴博陵安葬父亲的莺莺小姐,两人一

  • 弘演纳肝

    《吕氏春秋.忠廉》:“卫懿公有臣曰弘演,有所于使。翟人攻卫……及懿公于荥泽,杀之,尽食其肉,独舍其肝。弘演至,报使于肝毕,呼天而啼,尽哀而止,曰:‘臣请为襮。’因自杀,先出其腹实,内懿公之肝。”后因以

  • 故人鸡黍

    源见“范张鸡黍”。泛指故友酒宴。沈昌眉《五月六日决拉颖若来梨口占小诗预报亚子》之四:“故人鸡黍安排否?斗酒豚肩宁足辞!”

  • 然糠自照

    然:“燃”的本字。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学习。《南史.顾欢传》:“乡中有学舍,欢贫无以受业,于舍壁后倚听,无遗忘者。夕则然松节读书,或然糠自照。”亦作“然糠照薪”。《太平广记》卷一七五引《李琪集序》:“明

  • 寒谷生春

    源见“邹衍吹律”。谓带来温暖,带来生机。明汪廷讷《狮吼记.赠妾》:“何年弧矢得悬门,是寒谷生春。”

  • 东篱黄菊

    同“东篱菊”。唐钱起《九日田舍》诗:“今日陶家野兴偏,东篱黄菊映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