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水尽而寒潭清
潦( ㄌㄠˇ lǎo )水:雨后地面的积水。 积水消尽,寒潭清澈。 比喻诗作清俊自然。语出唐.王勃《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清.刘熙载《艺概.诗概》:“山谷诗未能若东坡之行无所事,然能于诗家因袭语漱涤务尽,以归独得,乃如‘潦水尽而寒潭清’矣。”
潦( ㄌㄠˇ lǎo )水:雨后地面的积水。 积水消尽,寒潭清澈。 比喻诗作清俊自然。语出唐.王勃《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清.刘熙载《艺概.诗概》:“山谷诗未能若东坡之行无所事,然能于诗家因袭语漱涤务尽,以归独得,乃如‘潦水尽而寒潭清’矣。”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无尺寸之势,起闾巷,杖棘矜,应时而皆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后以“不约而同”谓没有经过商量或约定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动完全一致。宋朱熹《答汪长孺书》:“其徒有今日悟道而明
《周礼.地官.司救》:“凡民之有邪恶者,三让而罚,三罚而士加明刑,耻诸嘉石。役诸司空。”又,《秋官.大司寇》:“以嘉石平罢民。凡万民之有罪过,而未丽于法,而害于州里者,桎梏而坐诸嘉石,役诸司空。”东汉
形容血流遍地。《汉书.文帝纪》:“今已诛诸吕,新喋血京师。”颜师古注:“喋当作‘蹀’,蹀,谓履涉之耳。”意思是流血满地,因此要踏着血行走。又作“啑血”,义同。【词语喋血】 汉语大词典:喋血
《晋书.苻坚载记》:“坚尝如邺,狩于西山,旬余,乐而忘返。伶人王洛叩马谏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万乘之主行不履危。……陛下为百姓父母,苍生所系,何可盘于游田,以玷圣德。’”前秦主苻坚到邺西山狩猎乐
源见“南金东箭”。比喻优秀人才。清唐孙华《奉使出都》诗:“会稽竹箭争磨砺,京国槐花忆苦辛。”
源见“东陵瓜”。指故秦 东陵侯 邵平。泛指退归田园隐居之人。唐李白《古风》之九:“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
同“梦幻泡影”。清赵翼《秋园预制敛具诗以调之》:“卓哉所见高,勘透梦泡理。”【词语梦泡】 汉语大词典:梦泡
源见“宁戚饭牛”。指寒士为怀才不遇而长叹。李维桢《日方东升赋》:“夜旦齐山,罢饭牛之浩叹;曦回蜀郡,闻林犬之争嗥。”
源见“分茅列土”。谓分封土地。《汉书.谷永传》:“方制海内非为天子,列土封疆非为诸侯,皆以为民也。”【词语列土】 汉语大词典:列土
源见“鸱得腐鼠”。喻庸人俗辈得到凡俗的权势利禄。宋韩琦《腊日出猎近郊》诗:“不似寒鸱得腐鼠,傲然有视鸳雏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