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天地》:“子非夫博学以拟圣,於于以盖众,独弦哀歌以卖名声于天下者乎?”於于:犹“于于”,夸诞的样子,谓故意不与俗调倡和,表示自己道高调不同凡响,以此沽名钓誉。其他 故意不与俗和,以示清高,而沽
源见“盐梅和鼎”。喻任宰相治理国政。宋王安石《送郓州知府宋谏议》诗:“治装行入觐,金鼎重调盐。”【词语调盐】 汉语大词典:调盐
源见“换鹅书”。指王羲之写的《黄庭经》。元于立《寄卢益修》诗:“剡水舟回应载雪,山阴帖在可笼鹅。”
源见“顿开茅塞”。清李渔《奈何天.形变》:“茅塞顿然开,分明是奇福至,貌随心改。”主谓 茅塞,被茅草阻塞。顿,立刻。原来心里像被茅草阻塞着弄不明白,现忽然一下子打开了。形容心中疑难问题或疑惑一下子解开
《庄子.让王》:“大王反国,非臣之功,故不敢当其赏。”后因以“不敢当”表示对他人给予自己的信任、赞许、接待等承当不起。多用作谦词。《吕氏春秋.审应》:“公子食我至于魏,见魏王曰:‘大国命弊邑封郑之后,
栉(zhì质),梳头发。栉风沐雨,以风梳发,以雨洗头。形容道路奔波的辛劳。从前大禹治水,疏浚江河,几遍中国各地。他亲自提着筐,拿着镐。由于东奔西走,连腿上的汗毛都被磨掉;由于操劳过度,风里来雨里去,只
同“狗尾续貂”。清李渔《闲情偶寄.词采》:“尚有踊跃于前,懈弛于后,不得已而为狗尾貂续者亦有之。”见“狗尾续貂”。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词采》:“尚有踊跃于前,懈弛于后,不得已而为~者亦有也。”【
五代南唐.刘崇远《金华子》上:“高燕公(注:高骈)在淮南日,任江杨宰。有弟,收拾一风声妇人为歌姬在舍。”后以“风声妇人”指妓女。宋.王谠《唐语林》七:“(牛僧孺谓杜牧)曰:‘风声妇人若有顾盼者,可取置
薰:香草。莸:臭草。 一株香草和一株臭草杂放在一起,过了十年还有臭气。 比喻善的易被恶的掩盖,一时难以改变。语出《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杜预注:“十年有臭,言善易消,恶难除
源见“箪瓢陋巷”。称美贤士清贫。唐钱起《过张成侍御宅》诗:“从军谁谓仲宣乐,入室方知颜子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