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瑶林琼树

瑶林琼树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戎云:‘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后因以“瑶林琼树”喻人的品格高洁,超凡脱俗。唐李商隐《安平公》诗:“其弟炳章犹两丱,瑶林琼树含奇花。”


并列 原指传说中仙界的玉树。后用以喻人的品格高洁,风姿脱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太尉神姿高朗,如~,自然是风尘外物。”唐·李商隐《安平公》诗:“其弟炳章犹两非,~含奇花。”△褒义。比喻人的风姿、品格。→玉树临风 ↔土头土脑。 也作“瑶林玉树”。


【典源】《世说新语·赏誉》:“王戎云:‘太尉 (王衍) 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晋书·王戎传》亦载。

【今译】 晋代王戎有人伦鉴识,他曾说:“王衍 (字夷甫) 神姿高雅秀异,有如瑶林琼树,仿佛是世外之人。”

【释义】 后以此典称扬人品格高洁,不同凡俗。

【典形】 琼树、琼枝、瑶林琼树。

【示例】

〔琼树〕 宋·苏轼《次韵赵令铄》:“故人年少真琼树,落笔风生战堵墙。”

〔琼枝〕 宋·李维《休沐端居有怀》:“琼枝不见萧斋晚,蕙草烟微度绮疏。”

〔瑶林琼树〕 唐·李商隐《安平公诗》:“其弟炳章犹两丱, 瑶林琼树含奇花。”


【词语瑶林琼树】  成语:瑶林琼树汉语词典:瑶林琼树

猜你喜欢

  • 原宪不羞贫

    同“原宪甘贫”。明吴应箕《九月十一日生辰》诗:“任侠季心终以气,长歌原宪不羞贫。”

  • 纳牖

    《易.坎》:“纳约自牖,终无咎。”程颐传:“纳约,谓进结于君之道;牖,开通之义。室之暗也,故设牖,所以通明……人臣以忠信善道结于君心,必自其所明处乃能入也。”后遂以“纳牖”谓导人于善。《明史.郑履淳传

  • 石户之农入海

    《庄子.让王》:“舜以天下让其友石户之农,石户之农曰:‘卷卷乎后之为人,葆力之士也!’以舜之德为未至也,於是夫负妻戴,携子以入於海,终身不反也。”舜想把天下让给他的朋友石户地方的一位农人,农人对于舜为

  • 银河落九天

    指瀑布直泻而下。唐代李白《望庐山瀑布》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香炉:香炉峰,庐山西北部的高峰。

  • 仁风扇扬

    同“仁风扇动”。唐柳宗元《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碣》:“昔公之来,仁风扇扬。暴慠革面,柔软有立。”

  • 扫穴犁庭

    同“犁庭扫穴”。清魏源《圣武记》卷七:“且谓蕞尔土司,即扫穴犁庭,不足示武。”郁达夫《离乱杂诗》之十:“会当立马扶桑顶,扫穴犁庭再誓师。”见“犁庭扫穴”。清·魏源《圣武记》卷47:“且谓蕞尔土司,则~

  • 跨凤乘鸾

    源见“乘鸾”。喻男女婚配。明朱鼎《玉镜台记.议婚》:“空悬念,怎得那吹箫秦女,跨凤乘鸾。”清李渔《夺锦楼》一回:“以致争论不休,经官动府,把跨凤乘鸾的美事反做了鼠牙雀角的讼端。”见“跨凤乘龙”。元·王

  •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蚍蜉:大蚂蚁。撼:摇动。 蚍蜉想摇动大树,可笑它不自量力。语出唐.韩愈《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 挈瓢

    《全唐诗》第十一函第四册廖凝《彭泽解印》诗:“五斗徒劳谩折腰,三年两鬓为谁焦。今朝官满重归去,还挈来时旧酒瓢。”廖凝,南唐衡阳人,字熙绩,隐居南岳,被南唐主李景聘为彭泽县令,视事未几,即解印归去。其后

  • 卧榻之侧,岂容鼾睡

    《类说》卷五三引宋杨亿《谈苑》:“开宝中王师围金陵,李后主遣徐铉入朝,对于便殿,恳述江南事大之礼甚恭,徒以被病,未任朝谒,非敢拒诏。太祖曰:‘不须多言,江南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可许他人鼾睡